浙江省首批中小学省级研学基地、营地举行了授牌仪式 浙江在线记者 胡昊 摄
浙江在线杭州2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昊 隋雪 郭婧)2月26日下午,浙江省首批中小学省级研学基地、营地举行了授牌仪式,浙江省博物馆、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等54家省级研学基地和杭州萧山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等9家营地的相关负责人拿到了研学基地(营地)的牌匾。
据统计,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中,博物馆占据七席,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均名列其中。“我们去年429万观众当中,有30%是中小学观众。博物馆对于这些孩子的认知,尤其是从浙江大地上发掘出来的一些宝藏,都是最好的省情、国情教育。”浙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博物馆是展示大千世界的窗口,也是知晓古今的通道,在每个中小学生感知外界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影响,比如,在央视《国家宝藏》节目播出后,对于万工轿、玉琮等在电视上亮相过的国家宝藏,中小学观众的兴趣浓烈,那几个周末都有很多孩子前往浙博观赏。
元宵节前夕,就读小学一年级的王可然在妈妈的带领下参加了中国丝绸博物馆女红传习馆举办的元宵扎染灯彩活动。“我觉得博物馆的手工课比学校上课还要有意思,上课学过的知识一遍记不住,今天学习做灯笼一遍就印到脑袋里了。”把枯燥的书本知识转化成有趣的手工课,“第二课堂”的魅力就在于此。
多年前,绍兴的鲁迅故里景区就推出了“跟着课本游绍兴”的活动。鲁迅故里景区研学游组长陈孜颖说,时至今日,“跟着课本游绍兴”活动已经开展了鲁迅作品展示课、历史文化体验课、三味早读情景课三大课程,这其中不但有书本上的知识,更有书本上看不到的类似绍兴祝福等民俗知识,为每年30余万中小学生开拓了书本内外的知识。
研学游,既不是单纯的旅游,也不是单纯的学习,它是一种探究性学习与教育性旅行的融合,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最好载体,诗和远方也将为中小学生提供前所未有的研学游盛宴。坐落于浙东唐诗之路目的地的天台山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游基地特别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和利用,不但开发了唐诗品鉴、唐诗拓印等课程,还有唐诗农耕冬令营等研学产品。近年来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为天台山吸引了来自杭州、嘉兴、温州、丽水等地的中小学研学游团队。“我们在石梁、琼台等景点改造提升中植入了唐诗文化,未来还将把石梁镇打造成唐诗主题的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天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