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法院执行法官杨建。 萧山法院 供图
浙江在线杭州2月2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吴佳蔚 通讯员 谢迪 萧法)父母离异,孩子的抚养权究竟该归谁?根据浙江法院离婚纠纷案件大数据显示,两夫妻离婚时,最多的牵挂,不是房子、车子,而是孩子,抚养权归属已成为我省离婚案件最大的请求。孩子的抚养权之争是法庭上的焦点,离婚后的探视权之争又成为离异夫妻新的矛盾激发点。
去年,杭州市萧山法院执行法官杨建处理的探视权纠纷案被最高法院写进了解决“执行难”工作情况的报告中。2月27日,浙江在线记者采访了杨建,揭开这名杭州法官化解抚养权纠纷之“结”的秘诀。
抚养权案件首要考虑“孩子身心健康”
去年夏天,一起抚养权纠纷案件让杨建牵挂了大半年。2018年7月中旬,翻开刚到手的案卷,杨建得知,这次被“争夺”的孩子叫梦梦(化名),当时才刚满4岁,父母离婚后随母亲生活。但梦梦的母亲李某拒绝配合履行判决书确定的“孩子每周跟随父亲生活一天”的义务,父亲赵某因见不到孩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离异夫妻间充满怨气,得知前夫向法院申请执行,李某十分抗拒。“孩子还小,我们不能直接采取强制措施”。提及梦梦的处境,杨建颇为感慨,“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在抚养权案件中,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如何协调个中关系来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为这场探望风波画上完美的句号呢?杨建认为,打破僵局的关键还是在于找出双方矛盾所在,平复双方的情绪。于是,他分头和孩子父母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电话沟通,倾听了两人的想法。
面对面调解促进问题最大化解决
“说好了时间我去接梦梦,她却反悔还报警抓我”、“梦梦那么小用得着上这么多培训班吗?不和我商量还要我付钱,我可不答应!”电话那头,急躁的父亲赵某迫切地向杨建说出缘由,宣泄自己的不满。
“他没离婚的时候就打我,现在离了婚还会在梦梦面前骂我!”而彼时,敏感的母亲忍不住和杨建大吐起苦水来。
看来,如果不面对面交流来打开双方的心结、协调好后续的探视事由,这两人以后还能因为这些事吵翻天。在电话里安抚劝慰好两人之后,杨建确定了与梦梦父母二人的见面调解时间,并把调整方案确定下来。
同年7月27日,正是约定的时间。赵某和李某都按时来到法院,但两人落座后却一言不发,眼神冰冷,丝毫没有想要调解的样子。见此情景,杨建只能来一招釜底抽薪:“怎么说?看你们好像不想协商,那我们只能采取强制措施了。到时候梦梦只能由警车带着来法院交给爸爸,孩子这么小,留下了心理阴影,你们做父母的难道忍心?”
闻言,双方面露不忍,终于打开话闸,开始商量起了探视时间和要求。
切合自身实际体会劝解矛盾双方
原本以为调解就能这么顺利地进行下去,没想到双方因为一点小事又翻起了陈年旧账,同时两人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分歧极大。调解中,这样无休止的纷争一直持续了近一个小时。
最终,杨建向两人分享了自己身为父亲的育儿经验,婉言说服赵某接受女儿上培训班一事。“我也告诫梦梦父亲,父爱是多少培训班都比不上的教育,父母任何一方的缺位,都有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缺陷与心理阴影。”
现场,被触动心事的李某哽咽难言。这一画面,让杨建多少有些欣慰。
经过一下午的调解,两人终于达成了和解:赵某以后看望孩子可提前微信联系李某,培训班的费用一人一半。本案也以赵某申请撤回对李某的执行申请而终结执行。
上周末,杨建忙中抽空给梦梦的父母打了电话,得知梦梦父亲正带着女儿在游乐园玩,父女俩目前隔两周团聚一次,且相处愉快,他心里的一块儿重石终于落下了。
在他看来,作为父母,有义务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如果决定要离婚,一定要跟孩子充分沟通,让孩子明白:离婚是父母自己做的决定,跟他无关;父母即使分开,也仍然是他的父母,对他的爱,永远都不会变;作为法官,执行探视权案件要把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心智成长。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