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复刻的王室服饰
浙江在线杭州3月2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胡昊)中韩两国地缘相近,文化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这一点,在韩国服饰上,有着相当明显的显示。今天下午,“一衣带水: 韩国传统服饰与织物展”暨“梅里云裳:中韩合作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展”的开幕式在中国丝绸博物馆时装馆举行。
本次展览由中国丝绸博物馆、韩国传统文化大学主办,据丝博展相关人士介绍,韩国传统服饰及纺织品如此集中在中国的博物馆内展出,在国内还是首次。本次展览时间将持续至6月9日。
韩国传统文化大学教授沈莲玉告诉记者,尽管服饰有比较独特的展示,但在织法、材质上,和中国传统服饰是基本一样的,“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用‘一衣带水’这个词语来描写中韩两国的服饰和织物,特别贴切。”
韩国是一个极为重视传统文化的国度,并为此做出了大量的保护传承工作。“一衣带水”展的展品一共有115件(套),是沈莲玉教授带领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纤维专业师生们通过考证,复制的14世纪到20世纪韩国服装和纺织品。
这些展品当中,“传统服饰”区域展示韩国传统服饰50余件(套),分王室服饰、礼服、男装、女装、童服、巾帽、鞋靴七个系列,王室服饰包括了九章服、九等翟衣、阔衣、唐衣等,礼服包括了祭服、朝服等,男装包括了中致莫、帖里、方领衣等,女服包括圆衫、赤古里等,以及周衣、四揆衫等童服和太史鞋、云鞋、虎巾等帽靴。
“传统织物”则展示了韩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制作的“春布”,并展出了在近期研究复原的织金、罗、纹缎、纹绫等织物面料,这些面料,其实在现代机器织造生产普及后,就已经失传了。
沈莲玉教授介绍说,这些韩国服装及纺织品的复原、复制,或以出土、存世实物为依据,或以典制、照片为参考,展示了韩国在传统服装传承、制作,传统面料织造、应用等方面的优势。
同时,中国丝绸博物馆与韩国传统文化大学的合作项目“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也于近期完成,国丝馆特别在纺织品文物修复展示馆举办“梅里云裳:中韩合作嘉兴王店出土明代服饰修复与复原展”,来介绍这一成果。
王店镇古称梅里,李湘一族为当地望族,展览展示了经中韩合作修复的以李湘之妾徐氏墓(M4)所出土的服饰为主的明代女式服饰,同时展出多件服装的复原件及制作工艺。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为配合两次展览,国丝馆还在本周末开设“韩国结”“韩国拼布”工作坊以及“韩国传统孩服”“韩国传统男女服装穿法”服饰讲座,以增加中韩两国传统纺织技艺的交流研究。
2019年“国丝之夜”也从当晚正式启动。配套展览特别策划的"韩国之夜",通过韩国世界文化遗产主题讲座、韩国传统器乐及歌舞表演、韩国特色美食、韩国服饰时尚秀等活动,增进中韩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鉴,体现海上丝绸之路跨文化对话的意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