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明芳(右二)是陪患者聊天。 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摄
浙江在线嘉兴4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4月26日,午饭时间,嘉兴市秀洲区唯一的准公益事业单位精神病防治机构——位于油车港镇的康安医院内,安静一如平常。47岁的院长沈明芳像平时一样,准备到这座三层小楼内的每个病区都看看,陪患者聊聊天。
沈明芳办公桌上放着一本《社区精神医学》,工作之余会自学。(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摄)
“沈院长你来啦!”说话声中只见:眼前的食堂里,数十位住院患者对坐,还有几位正在排队打饭,秩序井然。除了个别人目光稍显呆滞,相貌和衣着基本与常人无异。几位医护人员往返于餐桌之间,或是帮患者收拾碗筷,或是给个别患者喂几口饭。
打招呼的,是其中一位患者。他看到沈明芳,连忙放下手里的碗筷,吞下嘴里的面条打招呼。沈明芳笑着走过去,用方言和他拉家常。一位医护人员向记者“翻译”,沈院长是在跟这位患者说,患者家里老房子正在装修,过段时间天气好了,会带他回家看看。
“院长妈妈,我不想吃这里的饭了,我要吃店里做的大排面!”旁边一位毛头小伙抬起头高声说。“好、好、好,今天乖乖吃饭,下次就给你买。”沈明芳快步上前,俯下身,温柔地拍了拍小伙子的背。
20多分钟里,沈明芳就没闲下来过,脸上一直带笑。医院126张床位早已住满,每位患者什么病情、家境如何,沈明芳清清楚楚。
走出病区,沈明芳主动解释说,医院里有几位年轻患者从小失去母爱,觉得沈明芳待他们像妈妈一样,喊她“院长妈妈”。谁曾想,有几位年纪大的患者问:我们也可以这样叫你吗?沈明芳开玩笑地回答:可以啊,咱们都是一家人。“院长妈妈”的称呼流传开来。
沈明芳(左二)给患者喂饭(受访者供图)
在秀洲,沈明芳已是一位“名人”,先后获评嘉兴市劳模、秀洲区“十大身边感动人物”等众多荣誉。2013年,秀洲区公开选聘基层医院副院长,出乎所有人意料,总分第一的她,没选择条件更好的其他医院,也没留在家人身边,主动请命到正在筹备的康安医院。
“我是护理专业出身,来这里工作更合适。”沈明芳说。
2014年,康安医院开办精神科门诊。当年6月20日,医院迎来第一位住院患者阿华(化名)。
阿华是沈明芳在走村入户摸底时发现的。住院前,阿华由年迈的母亲照顾,8年没洗过澡,指甲长到已经打弯。沈明芳和同事忍着刺鼻的气味帮他洗澡,每天用热水泡手脚、剪指甲。整整一个月,他们才帮阿华把所有指甲都剪平。经过专业治疗和精心照顾,阿华的病情已逐渐稳定。去年,沈明芳和同事一起,给阿华换上新衣服,买好鲜花和礼物,还开车送他回家看望母亲。
“被发病的患者打过吗?”记者抛出一直想问的问题。
果不其然,沈明芳笑着点了点头。那也是医院刚成立不久,一位十几岁的小姑娘突然发病,“7名年青力壮的男医护人员都摁不住”。赶到现场的沈明芳,冲上前帮忙抱住小姑娘。小姑娘终于安静下来,但沈明芳的右眼被打肿,身上也多处淤青。
“别干了,别干了,明天赶紧换单位!”回到家,儿子看到母亲的“惨样”,心疼地忍不住“埋怨”。
在沈明芳看来,对待精神病患者,贴心的照护格外重要,只有让他们心灵得到安慰,才更有利于病情稳定。她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照护患者,她利用晚上和双休日时间,通过报培训班和自学,研究心理学。
沈明芳(右一)在陪患者锻炼 受访者供图
与沈明芳共事的36位同事,大都是“80后”和“90后”,作为院长,她想用实际行动告诉年轻人,照护精神病患者,绝非打针、吃药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赢得患者信任。
“我跟沈院长听过几次心理学讲座,才知道为什么她是护理专业出身,却懂得那么多心理学知识,对患者永远那么贴心。”在院长助理卜永飞眼里,沈明芳是个非常专业也非常敬业的领导。
在医护人员眼中,沈明芳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处理行政事务,指导医护人员业务,跟同事一起陪患者聊天、锻炼,帮患者喂药、洗澡,忙个不停。
不仅如此,她还带头捐款帮助家庭困难的患者,为当地群众提供心理咨询和健康讲座,定期带队把精神科专业诊疗服务送到各乡镇,方便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
沈明芳说,这些都是自己喜欢的事、有意义的事,虽然忙,但不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