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问会现场(曾杨希 摄)
浙江在线杭州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从减负降本到PPP发展,从融资难题到产业基金……5月28日下午,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宴会厅里座无虚席,一场特殊的“问答会”在这里举行。
在这场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的“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询问会”上,“询问人”是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会议的省人大代表,“应询人员”是与推进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省经信厅、省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等近20个部门负责人。
“降本减负作为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请问省减负办(省经信厅),前几批的政策取得了哪些效果?实施进展情况怎么样?”会议现场,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林天宁第一个抛出了问题。
“从2016年到2018年,分别减负1010亿元,1250亿和1650亿元,累计减负3910亿元,预计今年全省的‘减负’金额将突破2000亿元。”从实际数据出发,省经信厅厅长张耕给出了实实在在的答案。
张耕进一步解释,浙江省针对民营企业的“减负”落实速度快、政策力度大、政策创新多,“2016年以来,浙江制定出台了企业减负‘1+5’政策体系,共140条减负措施。目前,已实现了停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减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差别化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降低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缴纳比例等。今年1月,浙江在全国率先确定小微企业按 50% 幅度顶格减征‘六税两费’。4月,浙江省还出台了20条新的企业减负政策,是全国最快出台综合性减负政策的省份。”
一答完毕,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张必来接过话茬,针对PPP项目提出了疑问,“浙江一直致力于营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请问我省推出的PPP项目中,如何支持民营企业公平参与?”
省发改委副主任翁建荣介绍道,到目前为止,浙江可以推进的PPP项目共有247个,其中明确由民间投资的项目为117个,占比47.37%。2018年,浙江公开PPP项目10个,已经有2个项目吸引了民间资本,投资达34.55亿元。
翁建荣继续回答:“目前,浙江省正在建设投资项目监管平台,未来通过该平台将可以实现民间资本评估、了解PPP项目情况。同时,我们也在不断规范PPP项目资本遴选条件,在评标等方面做到客观、公正、详细、透明。”
对民营企业而言,融资是实现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目前,虽然浙江各地为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采取了许多措施,但受抵押物不足、财务不规范等因素影响,部分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仍存在顾虑。省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丁祖年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这一老大难问题,有没有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
浙江一直在推出积极举措,帮助省内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回答道,今年,围绕信贷资金保障基础,信贷资金将优先投向民营和小微企业。同时,支持民营企业发债专项行动。“我们在全国率先召开了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推介会,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工具在浙江首先落地。今年1到4月,共发行了有316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规模占全国第一。”
对于具体的举措,殷兴山说:“下一步,要力保融资质量,今年实现两个‘12’,即贷款增量1.2万亿,贷款增速达12%。继续做好支持民营企业发债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破解民营企业担保融资难题的指导意见,推动民营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短短两个小时,会场内,关于浙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一个个连接抛出,应询者一一答复,答案中有细节,也有希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