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它是杭州最老社区之一 70年间上演别样亲情
2019年06月21日 11:35:5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见习记者 段松艳 记者 董洁 吴佳蔚

3.jpg

  元福巷旧址,几位老邻舍在搬迁之前围坐一堂,叙旧道别。(资料图) 柳翠井巷社区 供图

  浙江在线杭州6月21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段松艳 记者 董洁 吴佳蔚)70年,白驹过隙,足以改变一座城。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社区之一,坐落在南宋皇城根下的杭州市上城区清波街道柳翠井巷社区,有着说不完的故事。

  最近,街坊们为这座老社区办了场70岁“寿宴”。从日日倒马桶的“老小破”到如今高楼林立的“黄金地段”,从传统巷弄到国际旅游访问点……“寿宴”上,一组组珍贵老照片的亮相,让老街坊故梦重现,让新邻居浮想联翩。

timg.jpg

  内外一新的源茂里老宅  柳翠井巷社区 供图

  “毛有面子”的新生活

  对于杭州人而言,生活在源茂里曾是“毛有面子”的事。作为杭州典型的近现代石库门建筑,这栋上世纪30年代建造的英式老宅院,青砖铺面、黛瓦覆顶,水泥门柱上的精美雕刻依然清晰可见。

  1998年,杭州最早的高层住宅——中山苑,在源茂里隔壁拔地而起。新楼的映衬下,饱经风霜的老宅相形见绌,住户们的“面子”一落千丈。

  “人家用是抽水马桶、淋浴房,那时候我们还在用便桶,家里也没有厨房。”在源茂里生活了50多年的周阿姨感慨不已,“那时候,特别盼望能过上跟大楼房里一样的‘现代化生活’。”

  2007年,周阿姨的愿望实现了:为响应杭州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号召,上城区打响了危旧房改善的“战役”。包括源茂里在内的6个街道地区、千余间危旧房,相继展开了各具特色的改善。

  短短一年,源茂里完成了“拼厨接卫”,里面45户居民的生活翻天覆地,皮水管冲澡、早起倒便桶的日子一去不返。2013年春节,居民们又告别瓶装煤气,用上管道天然气;2018年,社区的地下管网完成了升级改造。

  “现在,源茂里是里外皆新,我们和老房子一起与时俱进。”周阿姨笑着说。

  不仅是源茂里,柳翠井巷辖区内的每一条街都在变化。

  边福茂、羊汤饭店、状元馆……沿街扎堆的百年老店,赋予了中山中路“没有围墙的杭州建筑历史博物馆”的美誉。但在“老土著”孙大伯的记忆中,这条街也曾是“脏乱差”的代表。

中山中路原貌1.JPG

中山中路现貌1.jpg

  中山中路有机改造前(上)后(下)对比  柳翠井巷社区 供图

  2006年,杭州出台《杭州市中山中路历史街区保护规划》,通过“以旧复旧”的方式,采取沿线居民木结构房子修缮、地下停车场建设、沿街业态调整招商等一系列措施,让老街和老字号们再焕青春。

  用心终得回报。2009年1月1日,柳翠井巷社区正式成为杭州市社会资源国际旅游访问点。如今,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缅甸、韩国、日本等地的游客络绎不绝,为老社区平添了不少“洋气”。

  2018年,一段网络视频让柳翠井巷红到了海外——这里正是著名球星齐达内坐小马扎围观老太太打麻将的地方!

  撇开明星效应,柳翠井巷闹中取静的“烟火气”,才是游客流连忘返的根本。

  在社区一带,老外们走街串巷、闲步驻足,用相机定格风景,用舌尖品味杭帮菜,在都市的快节奏中享受难得的慢生活……他们或许不了解那段曲折激荡的“老房故事”,但他们一定会将这份旅途的美好分享给亲朋好友,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并爱上杭州。

1源茂里墙门故事会.JPG

  源茂里墙门故事会(资料图) 柳翠井巷社区 供图

  老墙门里的新亲情

  “来,尝尝我做的虾油露鸡和元宝鱼。”

  “我的腊笋烧肉和三鲜汤也很灵的。”

  ……

  几天前的社区“邻居节”上,惠民苑9幢热闹非凡,许多居民把自家的拿手菜端出来,热情地与街坊们分享。

  这一幕,让住在小区里大半辈子的江梅林老人很是感动。“小时候,我家就住在中山苑附近,一个墙门,一口水井,九户人家。每次吃饭,我们这些伢儿总是各家串门,感情毛好咧!”吃着邻居烧的家常菜,老人的眼眶略有些湿润。

  墙门,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江浙人独有的回忆。它类似北京的四合院,几户人家进出同一扇门、共享一个院落,彼此亲如一家。

  和谐的邻里关系如何维系?柳翠井巷的居民们有自己的一套“规矩”。

  85岁的毛山清曾是柳翠井巷的“老支书”。1997年,他从杭州市土特产公司退休两年后,进入社区工作。自诩初来乍到、“业务不精”,毛山清和当时的同事靠着一点点摸索,总结出一番墙门治理新思路。

2河坊街89号百家宴邻居节.JPG

  河坊街89号百家宴邻居节(资料图) 柳翠井巷社区 供图

  “那个时候我们想出发送‘民情联系卡’的办法,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毛山清告诉记者,可别小看这张小卡片,其正面备注着所有社区干部的姓名、联系方式,背面附有志愿服务的业务范围,涉及水电维修、法律维权、物管监督等26项具体服务。“居民只需通过卡片上的联系方式打个电话,把自己的需求告诉所在片区负责人,各服务小组的自愿者便会在第一时间送服务上门。”

11.jpg

  网格员进源茂里社区宣传“五水共治”(资料图) 柳翠井巷社区 供图

  “老墙门现在没有了,但邻里之间的感情还在。”柳翠井巷社区居委会主任申屠宇星告诉记者,如今,推开居委会的大门,已不再是“一张桌子,几个大妈”的旧景,映入眼帘的多是年轻的身影。在这座老墙门里,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们正用更专业更高效的服务,编织起邻里新亲情。

  这种“亲情”贯穿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记者了解到,继“民情联系卡”后,社区又推出了“便民百宝袋”。

  申屠宇星介绍说,袋里除了帮扶救助、民政福利和就业管理等10余项社区日常服务工作的申请表、登记表和指导手册、宣传图册等资料外,还有自动血压测量计、计生用品、雨具和鞋套等常用物品,“社区工作人员将群众住所作为解决各类问题和提供志愿服务的第一现场,减少了居民办事‘两头跑’的情况,又方便了部分腿脚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

  不仅如此,柳翠井巷还充分整合第三方资源,吸纳辖区退休老干部、网格骨干、居民代表、共建单位代表等成立“睦邻自治会”,有事大家一起商量解决。

  例如,老小区重点关注的消防安全,惠民苑小区就通过睦邻自治协商,全面改造小区消控设备,利用大数据跟踪,降低辖区消防安全隐患。今年年初,这一创新举措还拿到了杭州上城区年度社区治理“十佳金点子”奖。

责任编辑: 周舸

标签: 社区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