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义乌6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贾晓雯 何畅 李琳)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6月27日,在党的98岁生日即将到来之际,“重走解放路 奋进新时代”长三角主流新媒体记者团来到浙江义乌,瞻仰首个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诞生地陈望道故居,开启红色之旅。
在陈望道故居品尝“真理的味道”
在义乌分水塘村,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
1920年2月,农历春节前夕,陈望道回到义乌分水塘村。为了能全身心翻译马克思主义原著,他躲进了离住宅不远处的柴屋内。屋里铺着一块板,两条长凳,一盏油灯在昏暗中摇曳,山区早春的寒风吹进年久失修的柴屋,冻得陈望道手足发麻。
陈望道的母亲为他送来一个白米粽和一碗红糖。为了不打扰到陈望道,就在窗外问:“红糖要不要加,够不够甜?”他随口回答:“够甜够甜 。”等到母亲进屋收拾碗筷,看着陈望道笑出了声,此时道满嘴墨汁的他这才有所发觉。陈望道说:“这就是真理的味道,比红糖还甜。”
陈望道故居门前的雕像 记者 贾晓雯/摄
陈望道的堂侄女陈华仙今年50岁了,在村里做义务讲解员。她的爷爷和陈望道从小一起长大,陈华仙说,在他爷爷眼中,陈望道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学术不断钻研。“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时,就在是使用‘怪物’还是‘幽灵’上思考了三天。”
听着陈华仙的讲解,来自东方网的记者熊芳雨在柴屋里驻足了很久。她说:“因为陈望道后来一直在上海教书,他的故事我是听过的,可是没想到他翻译的条件这么艰苦。”
“信仰的火种”从这里引燃,串连起以“一株薰衣草”助力乡村振兴的何斯路村,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七一村,以及以“义乌经验”展现义乌成就的横塘村,形成了“村村有看点、处处是景观”的“望道信仰”和美乡村精品线。
2018年6月以来,该线接待游客突破70万人次,仅分水塘村陈望道故居的游客量就超过10万人次,增加村民收入近百万元。“望道信仰线”变成亮丽的党建线、发展线、风景线。
沿着“望道信仰线”感受红色文化
从陈望道故居出发,沿着“望道信仰线”走过7公里,采访团到达了与党的生日同名的七一村。
走进七一村,映入眼帘的是房屋成排、道路成带、树木成行。在七一村老百姓心中,有个称心如意的带头人,中共十九大代表、七一村党委书记何德兴,凭着一颗赤子之心,20多年为家乡奔波忙碌,村民楼寒春说:“老百姓最害怕的是何书记退休。”2017年,60岁的何德兴再次高票当选七一村党委书记,这是他第七次连任。
何德兴回忆起1997年刚上任时,村集体负债8.7万元,他当机立断做出两个决定,将全村所有土地、池塘、山林等收归村级集体所有,由党员带头,带动全体村民以土地入股参股,实行年终分红;同时,决定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体,由村民投资,改造马路市场。
“一定要从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何德兴说,早年村民住房紧张是另一个难题。2002年,七一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让位,启动旧村改造。村民优先安排地基建房,待全村90%以上村民住上新房,党员干部才能获得地基建造新房。
七一村生态园 七一村 供图
有了之前的一系列举措,七一村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2017年7月1日,“党建博览园”、“文化创意园”、“生态观光园”三园合一的七一村生态园正式开园。“我们将结合七一村党建文化和党史,打造一个党建博览园,既可以游玩参观,又是一个党员学习基地。”何德兴说,建设美丽乡村,不仅要让村庄环境好起来,村民口袋富起来,也要帮助村民提高文化素养。
七一村的建设离不开外地人,外来人口是本地人口的八倍左右,如何与外来建设者和谐相处,这些年来七一村的经验形成了一本“宝典”。
其中,党建是灵魂。记者了解到,外地年轻人只要在村内务工三年便获得入党资格。从2006年以来,已有11名外地人在七一村入党。2010年,何德兴在义乌市率先创立了外来建设者党支部。为表彰和激励外来务工人员积极性,七一村每年会开展“我为第二故乡添光彩”,若连续三年获评,便可以享受和村民同等待遇。何德兴说:“本地人、外地人都是七一人;经营者、打工者同为建设者”。
红色信仰、红色力量、红色行动,是引领七一村快速发展的灯塔。目前,七一村集体总资产达8.9亿元,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20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从1997年的3700元增至2018年的5.6万元。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