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民庆祝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浙江在线记者 牟嘉 摄
浙江在线杭州7月6日讯(浙江在线通讯员 费彪 记者 曾杨希)中国浙江省良渚古城遗址6日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增至55处。
专家表示,良渚古城遗址将中国新石器时代这一被远远低估的时代正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诉说着来自五千年前的文明,这不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被远远低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遗址规模宏大、遗存类型复杂、内涵丰富,其遗产的整体价值由城址、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和以良渚玉器为代表的出土器物等人工遗存要素共同承载。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良渚申遗顾问陈同滨表示,良渚古城作为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
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区由宫殿区(39公顷)、内城(含宫殿区约280公顷)与外城(约351公顷)组成,在空间形制上展现出向心式三重结构。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等级“秩序”建设、凸显权力中心象征意义的典型手法,显然,良渚先民在规划修筑古城时,对内城外城、城内城外都进行过统一的布局和精心的规划。
其在工程的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学水平,展现了5000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据介绍,外围水利系统由谷口高坝、平原低坝和山前长堤的11条人工坝体和天然山体、溢洪道构成。初步估算,整个水利系统形成面积约13平方公里的水库,库容量超过4600万立方米,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遗址,也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堤坝系统之一。
玉器文明是良渚文明的又一重要特征。良渚玉器不仅种类丰富,制作精良,许多还雕有精细的纹饰,达到了中国史前治玉水平的高峰。以反山遗址为例,共出土器物包括玉、石、陶、象牙、嵌玉漆器等珍贵文物1200余件(组),玉器占90%以上,其中代表性玉器“玉琮”上的神徽经过数倍放大后纹路才清晰可辨。
良渚古城遗址城址内外分布着若干处不同等级的墓地,其中保存良好、具有代表性的墓地有5处,分别是分布于城址东北约5公里的瑶山,以及城址内的反山、姜家山、文家山和卞家山。墓地出土玉器所反映的用玉制度,与墓地的分布位置、选址特征、营建体量、墓葬的排列方式、埋葬规制、随葬品的数量、类别、组合等,共同印证了良渚古城遗址范围内多个阶层明显分化和固化的结构特征。
早在2013年11月,世界著名考古学家、英国科学院院士、剑桥大学教授科林·伦福儒在参观完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后就震惊地表示,“中国新石器时代是被远远低估的时代。良渚遗址出土的玉琮、玉璧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表现出一种文化的交流和联合,是具有共同观念的文化联合体形成的标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
杭州市民庆祝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记者 董庆鹏 摄
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认为,从其修筑古城的工程量、精美的玉器制品以及发达的宗教信仰等方面看,良渚文化的文明程度已完全可以和古埃及文明相媲美,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标志。
这一点也得到国际权威考古学家的认可,科林·伦福儒曾指出,良渚遗址的复杂程度和阶级制度,已经达到了‘国家’的标准,这就是中国文明的起源。“如果放在世界的框架上来看,良渚把中国国家社会的起源推到了跟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文明同样的程度,几乎是同时的。”
在2017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考古论坛·良渚古城水管理系统国际学术研讨会”期间,美国辛辛那提大学教授弗农·斯卡伯勒提出,“良渚的考古研究工作不止改写了中国历史,也改写了世界历史。”
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分校教授米里亚姆•斯塔克则认为,“良渚的艺术是世界级的,与任何新石器时代文明相当,甚至更好。”
英国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教授杰西卡•罗森表示,“这是一个具有世界级重要性的遗址,不只对中国重要。”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原主席古斯塔夫·阿罗兹也认为,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已经证明,五千年前的良渚社会已经进入了国家文明阶段,因此这个遗址“价值巨大,非同一般”。
文明传承与文化自信
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如何做好遗址保护和传承将成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将继续履行好属地的责任担当,在一以贯之、全力以赴抓好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有效路径,通过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运营展示,把良渚古城遗址打造成全国文旅融合的样板,成为中国人瞻仰历史、朝圣文明的目的地。
“良渚古城遗址不仅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作为专门的保护管理机构,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希望能以此次申遗成功为起点,加大推广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良渚文化、良渚文明,让文明的火种在每个中国人心里深深扎根,从而在血液里增强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郑重的表示。
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张忠培先生在弥留之际仍关心着良渚申遗工作,他认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没有一处遗址能证明中华文明能早到五千年前,这是一件憾事,这对国人的文化自信也是一种缺憾。
如今申遗成功,多位专家表示,从考古学的角度,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就是要进一步阐述、概括、提炼好良渚的文化价值,挖掘好遗产价值,找到文化自信的根源,让其成为一种基因,一种精神,凝聚起关于文化自信的磅礴力量。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