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7月10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段松艳 记者 董洁)“车让人”是杭州的金名片。7月10日,在下城区宝善桥附近,记者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斑马线前,行人准备过马路,机动车自动停下礼让。然而,行人接二连三,半分钟内,车子几乎动不了。当“车让人”蔚然成风,行人是不是也该考虑“让让车”呢?
行人接二连三,机动车几乎原地不动(见习记者 段松艳 摄)
这条斑马线在体育场路(建国北路-环城东路路段)上,南北两侧分别和大树路、永天路相交,平时人流量较大。
附近的居民安女士告诉记者,沿大树路向南走不远,就是凤起菜市场。"我们每天早上买菜,都要穿过马路。"而马路对面,就是体育场路陈衙营公交站,"穿过马路去坐公交的人也不少。"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分钟之内,机动车至少需礼让行人三次,其中停留时间最长44秒,最短3秒。
“一个人还没走过去,另一个人也走来了,一个接一个,车子一直动不了。” 出租车司机陈师傅说,在他和同行眼里,最怕的就是遇到这种情况。“他们这样稀稀落落地过马路,我们再着急也没办法,只能等着。”
陈师傅认为,行人如此过马路,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那么,如何提高道路通行效率?他告诉记者,“车让人”是应该的,但是在车流量较大、行人较少时,能否有更好的互利的方式?比如,行人其实可以适当观察下周边车辆情况,等人多了再过斑马线。
“车让人,人也要让车。”市民王女士也持相同观点,“不要觉得‘车让人’是理所当然,光顾着埋头看手机,走路慢吞吞。如果有车让了,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最好快走或者小跑着通过。”
随着司机让行意识的逐步提升,行人让行意识薄弱的短板逐渐暴露。浙江省交管部门认为,要通过多种多样的宣传教育,重点加强行人让行意识,尤其是重点发挥一线交警和交通志愿者的作用,把"人车互让"融入交通劝导,在人流量大的重点区域,组织人群"抱团"快速通过。
“让行是相互的。”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黄岩认为,文明出行靠大家,只有司机和行人都做到文明礼让,才能把杭州“车让人”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关于斑马线前的礼仪,你有什么看法?是否有好的建议?欢迎拨打浙江在线0571-85311890新闻热线或@浙江在线 官方微博一起来谈谈。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