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宁波举行专场新闻发布会——
宁波70年巨变: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贡献1.19%GDP
2019年07月23日 06:37:16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董洁 见习记者 徐雪纯

W020190723454248712620.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记者 董洁 摄

  浙江在线杭州7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董洁 见习记者 徐雪纯)继浙江省在北京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场新闻发布会后,浙江省内各地也陆续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

  23日上午10时,记者从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宁波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宁波依托港口之利、开放之先、体制之活、民企之多,走出一条切合中国特色、富含时代特征、具有宁波特质的港口城市发展路子,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发展为经济大市、从商埠小城蜕变成现代化国际港城、从贫困迈入到全面小康的三个历史性转变。

国际港.gif

  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

  每5人中有1人从事外经贸相关工作

  “70年来,宁波城市从商埠小城蜕变成现代化国际港城。”宁波市委副书记、市长裘东耀在发布会上说。

  建国初期,宁波城市建成区面积狭小,仅18.3平方公里。经过70年的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城雄姿展现,建成区面积达到345.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72.9%。宁波舟山港从内河小港成长为世界一流大港,货物吞吐量从解放初4万多吨跃升到去年的10.8亿吨,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去年达到2635.1万标箱、跃居世界第三。

  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

  这些年来,宁波大力深化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把开放优势发挥到极致。“我们着力做大开放平台,加快建设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宁波杭州湾新区等国家级平台。”裘东耀说,近年来,宁波扎实推进以中东欧国家为重点的“一带一路”建设,连续举办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去年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落户宁波,今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暨等重大活动。

  首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期间,共签约双向投资项目68个,总投资194亿美元,增长68%,其中利用外资项目57个、对外投资项目10个,取得了丰硕成果。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已经成为浙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载体。

  一组数据可以作为宁波做强开放型经济最好的注脚:去年宁波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突破1300亿美元,占到全国的3.2%,是全国第八个外贸超1000亿美元的城市,每5个人中有1人从事外经贸相关工作;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到1093.7亿元,是全国首个跨境电商进口年交易额突破100亿美元的城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43.3亿美元、设立境外企业机构2869家,是全国第九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500亿美元的城市。

百废待兴.gif

  形成8个超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

  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二

  70年来,宁波从百废待兴发展为经济大市。

  据裘东耀介绍,宁波的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2.2亿元跃升到去年的10746亿元,名义年均增长13.1%,成为全国第15个GDP超万亿元城市;人均GDP跃升到13.3万元,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财政总收入从1978年的5亿元跃升到2655.3亿元,年均增长17%。

  宁波的发展,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是宁波的主导产业,也是宁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

  目前,宁波市各类制造业主体超过12万家,二产增加值已达到5508亿元,年均增长10.4%,形成了汽车制造、绿色石化、新材料等8个超千亿级产业集群,162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去年工业总产值突破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4954亿元,均居浙江省首位。

  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宁波已经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全国四大家电生产基地和三大服装产业基地之一。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近年来,宁波持续深化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高起点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2.6%,人才总量达到241.2万人,去年中高端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城市第二位。

  “接下来,宁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产业集群、数字经济、创新体系、产业生态等四个主题词,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动力、质量、效率变革,全力争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宁波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仲朝表示。

  以宁波前湾新区、甬江科创大走廊和国家级开发区为依托,宁波将加快各类创新资源、要素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的高端化集聚。去年以来,宁波引进共建高水平产业技术研究院12家,新增各类人才21.6万人。目标是到2020年,率先迈进引领型国家创新城市行列、区域创新能力迈进全国第一方阵,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等8个创新指标实现翻番。

小康.gif

  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

  城乡居民收入居副省级城市第二和第一

  70年来,宁波群众生活从贫困迈入到全面小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978年的306元跃升到去年的6万元,年均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人民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627元跃升到去年的3.4万元,年均增长12.8%。

  当前,宁波的经济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位居副省级城市第八、第七位,以及第二、第一位。

  “宁波以全国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国1.19%的GDP、1.45%的财政收入;以占全省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浙江19.1%的GDP、20.9%的财政收入。宁波70年来的历史性巨变,成为展示浙江省乃至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裘东耀说。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源泉。

  据统计,宁波共拥有民营企业30万家、个体工商户52万户,按照常住人口计算,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个老板,每26个人中就有一家民营企业,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2%的税收、63%的经济总量、69%的出口、85%的就业岗位,95%以上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为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活力迸发与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近年来,宁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的改革,大力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投资新政,项目审批效率居副省级以上城市首位,法治政府建设水平、政府透明度、公共服务满意度居全国前列,营商环境质量居全国城市第八位。

  如今,宁波已初步形成“拥江揽湖滨海”的城市格局。杭州湾跨海大桥、象山港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机场年旅客运输量突破1000万人,轨道交通里程达到92公里;“千村示范、百村整治”深入推进,余姚梁弄横坎头村的新农村建设成果获得肯定;成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空气质量优良率87.7%,县级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持100%达标……

  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宁波打造国际港城的成色更加鲜明。

责任编辑: 王艺

标签: 宁波;制造业;中东欧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