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明明还了钱 借贷平台却说没到账 原来有人“捷足先登”
2019年08月05日 11:05:0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贾晓雯 通讯员 金炯明

微信图片_20190805155726.jpg

民警带犯罪嫌疑人前往银行取证 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 供图

  浙江在线杭州8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贾晓雯 通讯员 金炯明)明明还了钱,可是钱却“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近日,杭州多名借款人报警称,自己向借贷平台还了钱,却被告知钱没到账。杭州余杭警方接到线索后立即展开调查,经过海量数据分析发现,原来是有人冒充平台客服以免息为由“捷足先登”了。

  7月30日上午,民警在余杭东湖街道某小区抓获了这名涉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男子江某,成功破获一起冒充平台客服诈骗案件。

  犯罪嫌疑人江某,今年24岁,江西人。2011年,江某来到余杭做服装生意,攒了些钱后和交往的女友结婚,后来有了两个孩子,日子平平淡淡但也其乐融融。

  不过,这几年他的服装生意慢慢不景气,眼看着日子捉襟见肘,再加上养育孩子的压力,江某竟动起了歪脑筋。

  5月底的某天,江某突然想到,以前做生意需要资金周转时,曾在借贷平台贷款,高额的利息让他颇有怨言。而在网上的投诉平台,江某发现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样。于是,他想到利用借款人急于还款但又苦于利息过高还不起的心理,以“免息”为名骗取借款人钱财。

  江某在网上买来伪装四件套,包括手机卡、银行卡、身份证、网银盾。起初,由于无法获取到借款人的身份信息,借款人怀疑起他借贷平台工作人员的身份,因此江某的几次尝试都没有得手。但他心想,自己投入了资金购买作案工具,不能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开始大开“脑洞”,上演起了“演员的诞生”,一人分饰两角。

  6月底,江某先以借款人的弟弟或叔叔等关系亲密人的身份联系借贷平台,以可以替借款人还钱为由,向平台获取借款人的相关信息和借款资料;再扮演借贷平台客服来联系借款人,以免去高额利息还本金为名,诱导借款人上钩,借款人还的钱就这样流到了江某的口袋里。

  据江某交代,自今年6月份以来,他通过这种办法成功骗取10余人,每次骗取金额几千元不等,总计获利2万余元。目前,江某已被余杭公安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微信图片_20190805155720.jpg

犯罪嫌疑人江某被抓获。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 供图

责任编辑: 冯一伦

标签: 借款人;民警;冒充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