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杭州8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艺萌)8月19日上午,全国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
据悉,本届“五个一工程”共73部作品获奖,其中特别奖13部、优秀作品60部。在本届评选中,浙江共有4部作品入选,分别是图书《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电视剧《可爱的中国》、《麦香》,歌剧《呦呦鹿鸣》。其中《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和《可爱的中国》获特别奖。浙江省委宣传部获得组织工作奖。
这些作品为什么能胜出?一起来认识它们。
《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浙江人民出版社
获奖作品 图书《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
该书为今年5月出版的新书。一出版就登上了6月浙版好书榜。它讲述了作为五任省委书记联系点的下姜村,通过践行“两山”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最终脱贫致富并带动周边村庄走向共同富裕的生动实践。
它是国内首部展现大国小村脱贫,并带动周边村庄走向共同富裕的报告文学作品。展现的是各级领导干部常思富民之策、常思利民之事、常思为民之举的作风与情怀,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被列入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选题目录。
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长叶国斌第一时间向记者表示:获奖对浙江出版业意义重大。“充分利用‘三地’优势,挖掘文化资源、服务中心工作是浙江出版人的‘天职’。入选中宣部优秀理论读物的《红船精神问答》,中宣部优秀现实题材文艺作品的《东方启动点》以及此次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特别奖的《心无百姓莫为官》等,都是浙江出版零的突破!”叶国斌说。
在谈到《心无百姓莫为官》时,叶国斌说:“这本书不仅记录了一个普通山村风雷激荡的历史性变革,也为我们打开了一个观察当今中国的窗口——从下姜看到乡土发展瓶颈,展望未来光明前程。”
精准脱贫是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找到切口表现很重要,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是五任省委书记的扶贫联系点,在短短几十年里实现了从“穷脏差”到“绿富美”的转变,它折射出一个普通乡村脱贫致富的历程,形成了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心无百姓莫为官》,就是一部回应社会现实、触摸时代律动,解答时代之惑、现实之惑的作品。
该书作者劳罕长期在浙江工作,既是颇有名气的作家,又是研究“三农”问题的专家型记者。在叶国斌眼中,劳罕对下姜村情有独钟,为写《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这本书,从前年开始几乎每个节假日他都在下姜村度过。
“这确实是一部沉甸甸的书。”叶国斌说。正如劳罕在书中所述,下姜村“折射出的是一个中国普通乡村求生存、求发展、求振兴的艰辛奋斗历程。”下姜村资源禀赋较差,自然灾害频仍,不具备发展市场经济的区位要素,生产方式粗放……多年来,受制于种种“先天不足”,下姜村一直走不出贫困的循环,人民生活水平一直处于温饱线以下。下姜村旧貌不正是全国贫困村的缩影吗?因此,劳罕解剖下姜村这只“麻雀”,就有了普遍意义。《心无百姓莫为官》全书十三章,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体系,系统透视“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写就的是一部新时代的“山乡风云录”。
在叶国斌看来,一部好的报告文学作品,一定是很具可读性的文学性文本,作者寥寥几笔就把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事件呈送到读者面前,讲述倔强的老支书姜银祥,为建一座桥,二话不说就跳进寒冷刺骨的河里;为了活命,农妇从门窗、墙角处扫来带灰尘的面粉做成“土面”……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劳罕真正“沉下去”,访民情、看实情,让作品有了真情和“温度”。这也让该书成为了新闻出版战线践行“四力”教育的样本。
电视剧《麦香》 浙江睿宸影视制作有限公司
获奖作品 电视剧《麦香》
今年5月,电视剧《麦香》在央视一套黄金档热播。该剧以女主人公麦香对军人、军属荣誉的执着捍卫为主线,讲述她克服重重困难,带领父老乡亲建设家乡的感人故事。而在该剧热播期间,有众多热心网友在剧中发现了许多“丽水元素”。双荫亭、河阳文化礼堂、河阳“廉让之间”宅、松阳大木山茶园、松阳禹王宫……有网友甚至专门制作了“丽水旅游打卡攻略”将剧中场景和丽水风景地一一对应。
《麦香》的总制片人刘志江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麦香》全部选择在丽水取景,也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跟剧情很契合。
在刘志江眼中,女主人公“麦香”出生在丽水,她身上兼具了女性的温柔和坚韧,就像丽水这个地方一样:“在很多人心中,江南风光婉约,风景迷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生在江南的女子,外表柔弱却有着将生活的风风雨雨一肩挑起的勇气。就跟电视剧主角麦香一样。平凡而伟大,能为军人荣誉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热情。”
作为国家广电总局扶持项目和浙江省文化精品工程项目,刘志江表示,《麦香》得以顺利完成拍摄,离不开浙江省委宣传部和浙江省广电局的指导,以及丽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该剧力图以山环水抱、景色秀丽的典型江南特色,铺陈出长达30年的中国乡村改革史。其中,“坚守”和“乡村振兴”就是该剧的两大关键词。
刘志江表示,丽水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麦香》的故事横跨了1980年到2008年,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部队与军人的文化和地方上的文化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毕竟参过军的人见识比乡亲们广一些,因而军人要发挥带头作用、改变乡村面貌。”
刘志江说,影视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一支,除了遵循创作规律、坚守创新路线,还要保有一些精神内核的表达,把培根铸魂作为至高的责任和使命。例如,当前社会有的人对荣誉既不看重,也不珍惜。他们忘记了,荣誉远不是物质和金钱可以代替的。因此在《麦香》立项之初,主创团队就确定了创作宗旨:向观众传递军人“退役不退志”的信念,展现军属敢于面对生活困难、全力以赴奔向美好新生活的勇气。
在刘志江看来,影视作品能够观照社会、传达力量,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与思考。因此,影视创作应该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不能一味迎合市场,也不能追求短平快,这样既不会有社会效益,长久下去也会被市场抛弃。因此从业以来,刘志江一直认为,创作要坚持原创精品路线,避免“跟风”“同质化”“走老路”,要注重慢工出细活、贵精不贵多,坚持精品创作。因此,刘志江和他的团队没有给自己划定某种类型框架,只要作品能有效满足和引导人们的文艺需求,形成一种向上向美向善的审美情趣,有足够的创新精神,并符合市场环境,都会去尝试。刘志江说,“任何行业都有内在规律,坚持原创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多花点时间打磨剧本,多把投资用在创作制作上,踏踏实实做项目。从结果来看,一部精品比十部跟风之作都要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报送单位:江西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委宣传部)
获奖作品 电视剧《可爱的中国》
今年7月,电视剧《可爱的中国》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早期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及红十军的创建人方志敏同志,在大革命失败后组织发动农民暴动,组建红军,创建革命根据地,建设“苏维埃模范省”,在危难面前忠诚于党,为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向敌人统治腹地进军;不幸被俘后,又以坚定的革命意志开展狱中抗争,并写下《可爱的中国》等不朽篇章,最终从容就义的光辉一生。该剧先后被列入中国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重点项目、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国家广电总局2018——2022年“百部重点电视剧”。
浙江影视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杨扬告诉记者,电视剧《可爱的中国》由江西、浙江和福建三地宣传部共同出品,是三地宣传主管部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集结力量、形成联动的成功案例。方志敏的革命事迹与浙江关联紧密,许多生动的故事就发生在浙江。
“‘三地’赋予了浙江极其丰富的创作资源,给予了我们无穷无尽的创作灵感,让我们在打造‘不忘初心’系列标杆作品上具备优势。”杨扬表示,《可爱的中国》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充分体现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与浙江广电和浙江影视在创作上的理念和艺术上的追求高度吻合。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称赞该剧写意浪漫的表现手法“既有生动丰富审美细节的艺术化表现,又有深刻的思想发现和哲学观照。”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文艺评论家李准评价该剧“用艺术把握世界的方式,对方志敏和方志敏精神进行了一次新的发现。在追求新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上做出了新的探索,创造了一个新的高度。”
歌剧《呦呦鹿鸣》 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
获奖作品 歌剧《呦呦鹿鸣》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由宁波市演艺集团、宁波交响乐团共同创排。讲述的是中国中医药科学家,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故事。
屠呦呦少年时身患肺病,被中草药挽救性命后,对中医药产生浓厚兴趣,经过不懈努力,她成为中医药科学家并发明青蒿素。该剧由孟卫东作曲,咏之、郭雪编剧,自2017年5月首演以来,已登陆过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歌剧节和国家大剧院歌剧节等。其中青年歌唱家吕薇出演屠呦呦。
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建红说,《呦呦鹿鸣》是继舞剧《十里红妆·女儿梦》,音乐剧《告诉海》,歌剧《红帮裁缝》之后,宁波第四次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把宁波演艺事业打造成宁波城市的品牌形象窗口。”
谈起此次获奖的原因,邹建红表示,首先最主要的原因是宁波有这么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屠呦呦。2015年作为屠呦呦家乡人,邹建红和宁波媒体代表团受邀前往位于斯德哥尔摩的诺贝尔奖颁奖现场。让邹建红印象极为深刻的是,屠呦呦的演讲全程说的都是青蒿素,而背后190次失败的痛苦她只字未提,以身试药落下病根她也没有说。她甚至不太讲自己,而是强调荣誉属于团队。这种姿态深深打动了邹建红,也让他下定了要将屠呦呦的故事搬上舞台的决心。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整部剧的主创和演艺团队:“这是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可以干成事的队伍。”邹建红说。在这支队伍里的不单单是演艺集团的三百五十多位员工,更多的是通过集团平台整合到了来自全国的艺术家,他们在宁波创作,为宁波的文艺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呦呦鹿鸣》的作曲孟卫东是《新闻联播》片头曲、《同一首歌》的创作者;编剧咏之曾创作话剧《飞啊飞》、歌剧《星海》、舞剧《红高粱》等作品;导演廖向红是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指挥朱曼被誉为当今中国最具活力的青年指挥家。为了不把科学家的故事写成流水账,编剧咏之和郭雪把剧本前前后后改了17稿,整整磨了大半年。为提高整支队伍的表演水平,导演廖向红45天没有离开宁波,手把手地教演员们表演;而为了增强演员和乐队之间的默契度,指挥朱曼常常关掉大灯,让演员们在黑暗中更敏感地去捕捉声音。
邹建红表示,正是所有人的全情投入,让《呦呦鹿鸣》获得了“清流”的赞誉。该剧被列入中国文联“中国精神·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工程,同时获得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和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资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