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探秘成都天府新区骨干线上的“黑科技”
2019年09月25日 10:13:57 来源: 浙江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田翔宇

  浙江在线四川9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田翔宇)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作为天府新区“骨干线”,也正担当骨干角色,为成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注入创新力量,为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互联网+地铁,“千里眼” 中无遁形

  2019年8月,中建三局一项创新成果被授予“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推广项目”,在全国轨道交通建设中予以推广。该成果基于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建设实践,将“互联网+”智慧建造理念引入轨道交通建设,打造出国内首个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全线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理的一体化信息平台。

图片12.png

一体化安全管理信息平台。 中建三局西部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全线正线长22.08公里,全地下敷设,瓦斯地段达到11.3 公里。为使暗流伏兵无所遁形,一体化安全管理信息平台这一“千里眼”应运而生。

  “这个平台首次集隧道瓦斯浓度自动监控、盾构施工实时数据监控、重大危险源远程监控、隧道施工人员定位和劳务人员实名制管理为一体,实现了覆盖全线、全员、全过程远程动态管理。”中建成都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指挥长余仁国介绍,“它突破了已有研究成果中信息化程度不高、覆盖范围小、功能性存在缺陷、各系统间未形成有机兼容整体、无法达成多方共同监管等局限,具有普遍应用性,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阶段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重大参考。”

  3D施工模拟,“地下巨龙”华丽转身

  2019年2月,一台约两层楼高、一个足球场长的盾构正在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18米地底下完成调头。“隧道尽头离站台仅12.5米,站台宽30米,庞大的盾构机无法直接从隧道左线转到右线。”盾构经理王飞与团队打开思路,决定“庖丁解牛”,将盾构机分解为盾体、结构台架和6节台车,组件逐个掉头后再进行拼装重组。

图片13.png

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 中建三局西部投资有限公司供图 

  面对大型组件的掉头难题,在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的指导下,中建三局团队又专门焊接出一套掉头支架,发明了一个可调节转弯半径的的多功能掉头平台。为控制掉头时的转弯精准度,将擦刮侧墙的风险降到最低,中建三局提前拟定12种掉头方案,利用BIM技术进行3D施工碰撞模拟,最终选定一条最优路径。

  盾构工程师高显江自豪地说:“最长一节台车掉头时,距侧墙的极限距离只有0.2米,我们将狭小的掉头区间用到极致,就好比在‘螺蛳壳里做道场’!”

  玩转BIM,钢筋加工也能“复制粘贴”

  钢筋加工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建设中,中建三局依托BIM技术提出钢筋数字化建造新模式。

  余仁国说:“这是一种新型作业方式,由中建三局自主研发的钢筋BIM翻样智能化辅助系统、钢筋BIM云管理系统等创新成果支撑,实现了钢筋加工的智能化翻样、集约化加工及信息化管控。”

  据了解,基于BIM技术的钢筋智慧建造技术能够有效解决钢筋工程长期以来的发展难题,克服传统做法中工人作业强度大、钢筋损耗大、人均加工产能低、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等不足,是贯彻“绿色建造、智慧建造、精益建造”的重要体现,将为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成都轨道交通6号线三期工程由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起于观东路站(不含),止于兰家沟站(含),途经高新区、天府新区、至双流区,整体呈“L”型走向。6号线三期工程作为6号线一二期工程的延伸线,串联了天府新区核心地块并与1、5、18号线换乘。该线路不仅是天府新区“骨干线”,同时还与1、5号线一同加密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的纵向联系,对践行“南拓”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成都轨道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精心组织、科学筹划下,该工程已实现全线洞通,铺轨工作稳步推进,机电装修工作全面展开。 

责任编辑: 汪江军

标签: 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