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退役不褪色 “老兵驿站”让湖州老兵换个阵地继续战斗
2019年10月23日 02:08:26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朱彦超 通讯员 彭波饶

  浙江在线10月2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彦超 通讯员 彭波饶)王斌是一名退伍老兵,近日他向湖州市委常委、公安局长夏文星写信,点名感谢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织东派出所民警陈建如。王斌在信里提到,自己退役回乡后没有正经工作,思想也很消沉,是陈建如多次不求回报地帮助他、鼓励他,才让他重拾信心,生活回归正轨。

  在陈建如执勤的辖区,像王斌这样的退伍军人还有很多,从去年8月1日起,他们的生活或多或少发生了改变。

微信图片_20191022144114.png

  王斌的信

  将心比心换真心

  “老兵警长”搭起“老兵驿站”

  “全体都有,向右看齐,报数、稍息、立正!”10月22日一大早,嘹亮的“集合号”在织里镇织东派出所的轧村警务站内响起,一支身穿迷彩、胸前印有“中国老兵”字样的“部队”迅速集结完毕。“士兵”们一个个目光坚毅、军姿笔挺,跟着“一二一”口令,踩着步点,上街巡逻。

  在队伍前下达“点名”口令的男人,身着警服,40来岁,国字脸,板寸头,他就是队员口中的“老班长”陈建如。左膝刚刚做了手术的他,没等伤势好全,就回到了岗位上,尽起“老班长”的责任。

微信图片_20191022143846.jpg

  老兵们开展巡逻

  2010年转业时,陈建如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当警察。从边境的高原荒漠来到太湖南畔的水乡小镇,摆在他面前的是个全新的“战场”——辖区内童装企业有56家,3万余居民中流动人口多,安全隐患多。

  日常走访中,他发现,“绝大部分的退役军人,有热心、肯付出,那能不能把老兵们组织起来呢?”陈建如动了个念头——依托警务站建一个“老兵驿站”,用于加强辖区退役军人的沟通联系和精神抚慰。只不过,离开了军营,再次吹响“集合号”靠的是陈建如的人格魅力和他退役老兵的身份。平日他对老战友的关心,化作了强大的号召力。

  “去年12月份的一个深夜,我小孩突发高烧,我和我老婆都打不到车,情急之下,我打了‘老班长’的电话,他二话不说从湖州市区的家里赶到织里,把我们送去了医院。”老兵驿站成员徐忠良回忆道。徐忠良曾经也是个无所事事的上访户,如今他不仅是“老兵驿站”的成员,还是村里的后备干部。

  去年8月1日,“老兵驿站”正式成立,16位“初创”老兵领到迷彩服那一刻,脸庞多了一丝坚毅,好像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如今,轧村警务站“老兵驿站”里登记注册的老兵达到了158人,最年轻的24岁,最年长的80岁,驿站成立后,涉军群体的上访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

  退役不褪色

  他们是服务社会的“人民子弟兵”

  “昔日卫国戍边,今朝服务社会。”在织北派出所“老兵驿站”的会议室里,贴着这样两句话。“老兵驿站”的经验做法已经从陈建如的辖区扩散到了整个织里镇。依托织里当地的公安力量,目前,织里镇已经建立起了1个“老兵驿站”总站和4个“老兵驿站”分站,全镇1916名退役军人全部纳入“老兵驿站”服务管理,其中242名退役军人自发加入“老兵驿站”。

  陈建如告诉记者,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老兵驿站”成立了慈善基金,推出了“老兵网上法律援助中心”“老兵工厂”“老兵服务热线”等系列实体运作平台,常态开展慰问帮扶、矛盾化解、帮助就业、政策宣传等工作。截止目前,已通过基金救助困难老兵14名,发放救助金9600元,“老兵网上法律援助中心”已服务老兵38人次,“老兵工厂”已帮助80名老兵解决就业、创业问题。

微信图片_20191022143831.jpg

  老兵们配合公安开展安全检查

  “老兵驿站”的初衷是为了维护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引导依法解决诉求。但是军人的荣誉感只要适当引导,就会激发出更多的正能量。“老兵驿站”每天安排“老兵”值班,每周周一晚上和周五下午开展“老兵固定服务日”,其他时间自主组织活动。

  为了更好地开展活动,“老兵驿站”的老兵们还分别成立了巡逻队、调解队和宣传队三支队伍。顾名思义,巡逻队负责配合公安开展日常的巡逻、检查和风险防控;调解队则负责帮助调解纠纷,化解邻里矛盾;宣传队主要负责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有组织、有规律、有方向地开展社会活动,让老兵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从进驿站成为被服务者,到继续发热服务社会,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改变自己的生活,再到吸引更多老兵加入。“老兵驿站”的工作开展形成了一条良性的闭环。

微信图片_20191022143859.jpg

  老兵调解员正在化解纠纷

  截至目前,“老兵驿站”共上门服务企业252家,发现并帮助整改隐患25处,收集意见建议35条,帮助协调解决困难12起,转交政府职能部门18条。

  “我们现在的安全感特别高。”说起“老兵驿站”,织里镇的居民都要竖起大拇指,“我们这里不只有警务站,还有一支‘部队’呐!”

  一天深夜,一位80多岁的老人疑似在陈建如的辖区走失。陈建如赶到现场后发现老人怎么都记不清家庭住址,急得直冒汗。陈建如一边安抚,一边把老人的照片发到老兵群里。找个人,对经验老到的退役侦察兵来说易如反掌,仅仅一个多小时,大家就弄清了老人的家在哪里,并联系上了子女。很快,陈建如就开着巡逻车把老人安全送到家。

  “编号”不同,作用相通

  湖州的“老兵驿站”还有很多

  在湖州,老兵的“驿站”还有许多,虽然叫法不同,但都是服务退伍老兵,帮助他们发光发热的平台。

  吴兴区湖东街道铁路社区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11师53、51团整体“兵改工”后的家属营院,整个小区户籍人口1500余人,有登记退役军人256人,平均每6个人就有一位退役军人。

  去年的建军节,铁路社区创建了为退役军人服务的“红肩章营地”,在该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开辟了一个供退役老兵开展谈心活动、思想交流和娱乐休闲的活动场所。走在“营地”里,墙上一张张老兵们的戎装照映入眼帘,不禁让人想起当年铁道兵们抢险救援、抗震救灾、铁路抢险的峥嵘岁月。

微信图片_20191022144221.jpg

  “红肩章营地”的党员分布图

  “红肩章营地”不仅仅是铁路社区老兵们的精神家园,也是老兵们参与社区治理的一个平台。“每次社区里遇到些问题,我都会找‘营地’里的老大哥商量。平时我们在开展工作时,他们也会过来帮忙,现在‘营地’里不少老大哥是我们社区的义务垃圾分类指导员。”铁路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文娟说道。

  张书记口中的老大哥,就是退役的铁路兵们。目前,“红肩章营地”里30多位骨干成员,经常在社区里组织开展志愿服务,积极实施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矛盾调解等活动。

  此外,龙泉街道紫云社区有着像铁路社区类似的情况,社区也成立了类似于“老兵驿站”的组织,叫做“公益积斤”。不同的是“公益积斤”成员不仅是退役老兵,还有社区干部、志愿者、民兵等成员。该社区的退役军人年纪普遍偏大,因此,“公益积斤”为社区内的248个退役老兵建立了档案,并让成员定期开展走访,为一些独居老兵进行心理疏导、送饭上门、组织观看电影等服务。此外,“公益积斤”还经常会组织辖区内的中小学生走进老兵家中听军旅故事,开展国防教育,弘扬爱国精神。

  穿上军装,他们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他们本色不变,自觉弘扬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老兵驿站”的成立让退役老兵们不“褪色”,在各自岗位做出骄人业绩的同时,继续奉献自己,回报社会。

责任编辑: 汪江军

标签: 老兵;驿站;织里镇;退役军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