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通气会现场 见习记者 何泠瑶 摄
浙江在线11月19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何泠瑶)11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一体化示范区范围包括上海市青浦区、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面积约 2300 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约 350 平方公里)。
19日下午,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在上海青浦举行新闻通气会,为大家解读《总体方案》的重点亮点,并介绍了工作推进情况。
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介绍,作为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顶层设计,《总体方案》的公开标志着一体化示范区建设的大幕正式拉开。《总体方案》共6部分,45条具体任务,可以说内涵丰富,看点多多。
一体化示范区要怎么建?《总体方案》里的这些看点不容错过。
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是初心
《总体方案》指出,一体化示范区的初心就是生态绿色和一体化发展。一方面,生态绿色就是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另一方面,一体化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天然使命和追求。
使命就是实现“两个率先”,即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率先探索区域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制度创新,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示范新路。
“两核、两轴、三组团”是布局
《总体方案》中明确了示范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一体化示范区将统筹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不搞集中连片式开发,打造“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集约型”的空间格局,形成“两核、两轴、三组团”的功能布局。
“两核”即环淀山湖区域和虹桥区域。环淀山湖区域作为创新绿核,打造生态、创新、人文融合发展的中心区域。虹桥区域作为动力核,大力提升商务服务能力,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增强服务长三角、联通国际的重要功能。
“两轴”即沿沪渝高速和通苏嘉高速的两条创新功能轴,重点围绕科技创新,集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生态友好型创新产业集群。
“三组团”即以青浦新城、吴江城区、嘉善新城等节点为支撑的城市功能组团,先行启动区着力构建“十字走廊、空间复合渗透、人文创新融合、立体网络支撑”的功能布局。
蓝绿比不低于75%是目标
马春雷说,一体化示范区湖荡密布、河网交错,这里生态绿色的基底非常好,所以,要引领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做好生态绿色这篇“大文章”。
《总体方案》一体化示范区有了明确而长远的生态目标:以太浦河、淀山湖、元荡、汾湖“一河三湖”为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建以水为脉、林田共生、城绿相依的自然格局,建设著名文化生态湖区。
到2025年,主要水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0%;骨干绿道达到500公里以上,其中先行启动区骨干绿道达到200公里以上。先行启动区蓝绿空间占比不低于75%。
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是新模式
在这抹美丽的生态“底色”之上,示范区将借助生态优势,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优势。
一体化示范区通过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建优美和谐的生态空间、建设著名文化生态湖区来打造生态价值新高地。“目前,华为研发基地已落户青浦西岑社区,充分说明‘有风景的地方就会有创新经济’。”马春雷说。
一体化示范区将加快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新模式,以水为脉、保护水生态、提升水品质、做好水文章,以西岑科创中心、汾湖高新区和高铁科创新城等为发展组团,形成蓝色创新珠链,打造生态价值新高地、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绿色宜居新高地。
制度创新是一体化新路径
马春雷表示,示范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新性工作,其核心是一体化制度创新,示范区要走出一条跨行政区域共建共享、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制度创新将聚焦八大重点:规划管理、生态保护、土地管理、项目管理、要素流动、财税分享、公共服务、公共信用,建立有效管用的一体化发展新机制,为长三角地区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示范。
《总体方案》明确了一体化示范区八大方面的制度创新:探索建立统一编制、联合报批、共同实施的规划管理体制;探索统一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探索跨区域统筹土地指标、盘活空间资源的土地管理机制;探索项目跨区域一体化管理服务机制;探索促进各类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的制度安排;探索跨区域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的财税分享管理制度;探索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政策;建立统一的公共信用管理制度。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