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15日讯(通讯员 傅伊敏)2020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一,对所有人来说,这个不同寻常的新一年开端,都将在记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一些被迫分离让我们看到人间真情的温暖,一些琐碎日常也让我们重新开始审视亲密关系。
“家”的概念,一时间被放大、被重视、被频频讨论。
5月15日国际家庭日之际,由浙江省妇女联合会指导,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等承办,多家单位联合发起书信周大型公益活动,发动浙江百所校园亲子家庭参与家书征集,李兰娟院士以及十位明星“亲情倡导官”也共同参与,引起社会各界对亲子沟通、家风、家教的重视。
“抗疫”爸爸给女儿回信:“女儿在疫情中成长很多”
“透过口罩,我从你的声音里听出了丝丝疲惫。可是你从来就是报喜不报忧。爸爸,我想对你说,我已经长大了,你不要再把我当一个小孩子看,你有什么烦恼可以对我倾诉,或许我能帮你做什么,哪怕是一点点小事?……”这是胡心语写给爸爸胡伟航的信中片段。
胡伟航作为浙江医院ICU副主任医师,在疫情暴发后,第一时间驰援武汉,在武汉参与救援的近两个月时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女儿。
现在,胡医生已经结束隔离回到杭州,一家人终于团聚。在驰援的七十多天里,胡医生见证了许多让人感动的瞬间,但最触动他的,是女儿在此次疫情中的成长。
他在给女儿的回信中写道:“战疫归来,见到心和心妈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和情感一样抑制不住,我只有紧紧抱住你们,才觉得这世界是真实的,平静的生活原来来得这么不容易,希望我的心能珍惜。亲爱的心,你说爸爸是你的超级英雄,其实在这次疫情中,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超级英雄。正是大家的一起努力,我们才能渡过这次难关。”
关于疫情的故事,中国工程院院士、感染病(传染病)学家李兰娟也为少先队员们准备了一封信。信中讲述了疫情抗击中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速度”,讲述了心怀大爱的医务工作者如何用行动展示救死扶伤、仁心仁术的崇高精神。李院士也借由这一封特别的信,写下对少先队员的成长建议,希望孩子们学习抗疫精神,心怀梦想,爱党爱国,努力学习,掌握知识,锻炼身体,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本次家书征集活动共征集到5000多封亲子家庭的来信,其中有抗疫一线参与者,讲述这段特殊时期和孩子的特别故事;有普通民警激励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有孩子与父母以心交心,探讨成长的烦恼,携手并进。一封封家书在亲子间传递,成为了亲子互动最好的补充。
就在今天,给TA写封信吧
“对于表达情感这方面,我一直是没有什么勇气的,是害羞的。甚至想不起上次说我爱你是什么时候,不记得上次我们又拥抱了多久。作为儿子,很抱歉没有在语言肢体上,大大方方地表达过自己对你的爱和感恩……”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李明峻深情朗诵了他写给母亲的家书。
作为演员的他,常年出门在外,今年更因疫情滞留北京,独自生活更让他感受到自己对于家人的情感无法用文字表达,却从不会因为时间改变分毫。
张佳宁也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我不断地为了自己的理想拼搏,让不喜欢离别的自己,时时刻刻经历着离别。如今诉诸笔尖,我才发现,我真的很想你们。”
那些在观众眼中光鲜亮丽、风光无限的艺人,在坚强的外表下有一颗柔软的心,说到家庭、说起父母,他们无不真情流露,用一封家书表达了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本次活动邀请白敬亭、彭昱畅、熊梓淇、艾伦、李溪芮、张佳宁、赵天宇、王喆、姚弛、李明峻十位“亲情倡导官”为爱发声,用自己的影响力传播正能量,号召更多人尝试用书信的方式架起亲子沟通的桥梁,书写爱、传递爱、感受爱,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亲情家书传真情”项目是由浙江省妇联和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发起、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负责实施的留守儿童关爱公益项目。项目以家书为载体,招募教师志愿者辅导留守儿童给父母写信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通过父母给孩子的回信,强化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责任感,促进亲子沟通,倡导科学家庭教育,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美德教育,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项目实施五年多以来,在全省11个地区137所学校招募教师1838余名,受益儿童达48773人次,191400余封家书在父母与孩子之间传递,架起了亲情沟通的桥梁。项目荣获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届浙江慈善奖“慈善项目奖”,2018年度“杭州最具影响力网络公益项目提名奖”。
此次书信周大型公益活动,是希望通过推广家书这种传统而柔软的方式,助力儿童健康成长,促进亲子沟通,倡导科学家庭教育。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