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从1921到2021,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到伟大,中国人民从觉醒到奋进。
建党百年之际,浙江在线在浙江省委网信办、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的指导下,特别策划推出《穿越百年的追寻——720°VR记录红色梦想》系列报道。进山村、上海岛,我们穿过硝烟弥漫的战场;到港口、下车间,我们来到激情燃烧的岁月。
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阶段,或是热血沸腾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一往无前的新时代,总有光芒在引领着我们。
在这里,见证坚守信仰的力量,重温追逐梦想的努力。
为取得最佳观看效果,请选择4K画质,手机建议横屏观看
浙江在线记者 陈丽丹 杨烁 发自温州
东海之滨,鳌江两岸,平阳和龙港隔水相望。这里曾是烽火之地,这里也曾是渔村小港,滚滚江水奔涌,百年时光流转,这片土地上一直不乏耀眼的光芒。
2021年3月,浙江在线“穿越百年的追寻——720°VR记录红色梦想”采访组记者来到温州,在平阳县凤卧镇的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循着革命先辈足迹,重温历史故事。在鳌江南岸,探寻从小渔村到城市的龙港之变。
中共浙江省一大播下革命火种
从杭州出发,两三个小时的动车抵达平阳站。出站口迎面可见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的巨幅照片,“浙南革命根据地平阳欢迎你!”热情的红色旅游宣传语告诉我们:此刻踏上的,是平阳这块红色热土。
我们驱车来到平阳县凤卧镇,位于凤前线上的“刘英大桥”四个字尤为显眼,过桥左拐,途经一段山路,直达位于凤林村冠尖半山腰的中共浙江省一大陈列馆。距离陈列馆约300米的一幢两层六间木结构建筑,是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的旧址。每天,前来陈列馆和旧址瞻仰的团队和游客络绎不绝。
1939年7月21日至30日,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平阳县凤卧乡的冠尖和马头岗两地召开,26名代表出席大会。
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党组织召开的唯一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是浙江党的历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大会通过了《关于目前抗战形式与浙江党的任务的决议》等一系列文件。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浙江省委,刘英当选为浙江省委书记。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七大的浙江代表。
“冠尖是主会场,马头岗是辅会场。”平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王祥边介绍边带着浙江在线记者来到省一大会址。
缓缓推开会址旧址的木门,吱呀一声,仿佛穿越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刘英等人一个个沿着木梯子登上二楼,紧闭门窗,拉上窗帘。在一面鲜红的党旗下,众人挑灯开会。“当年,刘英就是站在这张木桌子旁,完成了大会的发言。”王祥带着浙江在线记者,重温那个难忘的革命年代。重建的旧址,二楼光线依旧昏暗,但80多年前从这里发出的革命光芒,照耀着浙江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取得最后胜利的壮阔历程。
荒滩上建起“中国第一座农民城”
离开中共浙江省一大会址,从平阳鳌江镇前往龙港,途经跨江大桥,车程仅需10多分钟。
今年83岁的陈定模曾是龙港建镇后的镇党委书记,说起建镇初期的种种破局之举,那些风云变幻的岁月在他口中娓娓道出,犹如电视剧般呈现在我们眼前……
龙港于1983年建镇后,城镇发展一度陷入困境。1984年3月,在苍南县委召开的一次讨论会上,时任苍南县钱库区委书记的陈定模大胆提出设想:“靠计划经济的思维不行,唯一的办法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为此,他动员钱库区900多户万元户到龙港投资建设街道:“龙港是全县的经济中心,将来要建起来,肯定比钱库好。那个舞台比较大,发展空间大,你们可有所作为。”“到龙港镇可以给你城镇户口,给你批地盖房,开公司、办工厂。” 老百姓一听,觉得这个好,不到一个月就登记了900多户。
为了兑现诺言,陈定模自荐到龙港镇担任镇党委书记,开始为龙港招人、抢人。1984年7月4日,龙港在《温州日报》发表文章《龙港来个对外开放》,介绍施行的优惠政策。镇政府成立“欢迎农民进城办公室”,广泛宣传政策招揽人才,筹措资金,一举解决了城镇发展的人才问题和城镇建设的资金问题。
到1987年,龙港已经是街道纵横工商业发达,一片繁荣景象。如今,龙港仍保留着一条老街方岩街,这里可以寻味改革开放时期的商业气息。
数字化改革打造现代政府
从方岩老街到彩虹大道的龙港市政务客厅,不过十几分钟的车程,即可体验一回从传统工坊到智慧城市的穿越,感受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之下,党员干部发扬中共浙江省一大艰苦奋斗的作风、续写龙港发展新篇章的动人故事。
2019年9月25日,龙港镇实现“撤镇设市”,正式挂牌“龙港市”,常住人口40万。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3000多项事项,集中在龙港市政务客厅办理。
浙江在线记者进入政务客厅,迎面就是巨大的数字大屏,动态显示当天窗口办理情况和不同业务比例。温州银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华成就是在这里拿到了施工证,从拿地到拿施工证只用了58天。“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后,像企业类的审批项目,我们通过流程再造,将审批时间压缩了一半。”龙港市政务客厅相关负责人说,龙港在温州率先实施“一张智网管全域”改革,打造龙港城市大脑,数字赋能社会治理。
依托龙港市政务客厅,龙港通过提高网办、掌办效率,结合线上线下使政务网格化。对当地老百姓来说,以前90%以上的个人事项可以在片区解决,现在90%以上的个人事项能在社区解决。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政务客厅墙上镌刻的这句话,指引着龙港市加速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而在距离政务客厅不远处的龙港市规划展示馆,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现代化的新生城市。穿过闪着点点星光的“时光长廊”可以看见,在东海之畔,龙港作为温州大都市区南部中心城市的规划已经拉开框架。
“这是龙港新城板块,共划分为六大功能区,即中央商区、公共服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区、港口经济区、远景拓展区。”随着规划馆讲解员的介绍,龙港未来的发展蓝图跃然眼前。一架架跨江大桥,织就了龙港通往各地的交通路网。鳌江五桥实现了龙港、鳌江两地10分钟互通,为沿海良港提供快速货物疏散通道,推进温州大都市区建设以及鳌江流域发展。正在建设中的鳌江六桥(鳌江特大桥),将成为温州市内及省内通行的重大枢纽,让龙港融入温州“一小时交通圈”。
那个靠渡轮出入的龙港,已然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今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散发着蓬勃气息的新生城市。聚光灯下,龙港人秉持“敢闯敢试、创新创业、重理重义、开明开放”的龙港精神,在“没有走在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的自我警醒中,继续改革的前进步伐。
寻访感悟:
“在伟大的时代里,非经过长期艰难的锻炼与决心为着吾人崇高的理想去奋斗,是不会成为一个健全的战士(的)。我们的志向应该是:过去如此,现在亦如此,将来更应如此!”80多年过去,重新读到这封刘英写给妻子丁魁梅的信时,铿锵有力的字句,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革命先烈“赤心决然无返顾”的豪情壮志,激励着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投身革命事业。
从平阳到鳌江,我们再一次被感动。在车水马龙的龙港市街头,我们无法想象这里曾是灯不明、水不清、路不平的小渔村。在老党员陈定模给我们讲述的龙港故事中,每一次转折,我们都看到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大胆创新的身影,因为有他们,才有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才有了今日之龙港。
本次采访中,一批批珍贵的革命史料,讲述着建党百年历程中激荡人心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们见证党带领人民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成就,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精神力量,也让我们在建党百年到来之际重温红色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奋进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