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缓解杭州大医院的拥堵 海宁这家医院或许能帮上忙
2016年04月20日 17:23:1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 记者/尉洁婷

  编者按:2012年,浙江省委作出"双下沉、两提升”的重大决策,着力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内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带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3年多来,越来越的专家团队奔波在浙江的乡村、海岛、山区,而县域内硬件条件好、科室能力强的县级医院也越来越多。"双下沉、两提升”带给浙江人民看病怎样的改变,让我们从这里一探究竟。

夏宝龙书记在全省"双下沉、两提升”工作现场会上

   浙江在线健康网04月20日讯 (记者尉洁婷 通讯员陈晓华) 在杭州交通拥堵指数的图上,上塘高架的文晖路口总是大家提起就有些犯怵的堵点——前往浙江省人民医院求医的车流总在早高峰时避之不及,若是遇上外地转运来的危重症病人,总少不了交警开道。

  "完了,完了,我是要死了吗?” 2015年12月12日,海宁长安人朱楚胜骑三轮电瓶车与一辆小轿车相撞——车祸导致腹腔大出血、左腿血管堵塞、右腿骨折,就算警车开道送到省城大医院也是吉凶难料。

  12月12日:

  12:30分,朱楚胜发生车祸倒地不起;

  12:45分,好心人拨打120将朱楚胜送至海宁市中心医院;

  13:05分,朱楚胜陷入昏迷,急诊医护发现腹腔大出血立即手术;

  18:30分,省人民医院"下沉”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志杰完成抢救手术;

  13日清晨,查房医生发现左腿血管堵塞,联系省人民医院;

  13日当天,朱楚胜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浙江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蒋劲松主任完成支架手术;

  26日,朱楚胜转回海宁市中心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下沉”骨科主任医师李晓林完成右腿骨折手术。

  "一句简单的‘谢谢’根本不足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他们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如今的朱楚胜又能开三轮车了,而两家医院的住院经历却给他同一个感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海宁市中心医院胡智明院长荣获"爱我海宁特别奉献奖”

  外来的院长拿了特别奉献奖:海宁人就医"方便又省钱”

  在海宁市中心医院住院部微创外科病房,家住周王庙镇云龙村的陈培根在前几天接受了腹腔镜下半肝切除微创手术,手术由省人民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谢志杰操刀。由于陈培根曾在26年前因胆总管结石开过刀。这次胆总管又长了结石,且左半肝已经萎缩,手术很棘手——不过,在谢志杰团队的努力下,陈培根的这次手术很成功。

  三年来,谢志杰见证了海宁市中心医院微创外科的从无到有。常驻看诊的他也成为了海宁市中心医院的副院长,而他拿手的腹腔镜手术也造福了一个个原本要去省城求医的海宁百姓。

  "我们派出1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技术骨干,常驻当地进行技术支持。就是想用15至20年的时间,把海宁市中心医院建成一个相当于三甲医院水平的医院,引导当地居民形成在基层就医的习惯。”胡智明,被浙江省人民医院派驻到海宁市中心医院担任院长,2015年他荣获海宁市政府颁发的"爱我海宁特别奉献奖”。

  从原来的二乙升级为二甲;可开放床位从120张增至600张;业务科室从单一的内外妇儿科发展为拥有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等34个临床科室及11个医技科室。其中"普外科”被列为浙江省县级医学龙头学科,"微创外科学科群”和"手外科”被列为海宁市重点学科,海宁市中心医院在不断消除重点学科的空白。

  家住海宁许村的郭云根像往常一样,骑着小三轮车来到海宁市中心医院浙北泌尿肾病中心做血透——作为一名尿毒症患者,每周三次的血透治疗现在变得"方便又省钱”。

海宁市中心医院谢志杰副院长正在手术中

  沉到基层的利益,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海宁市中心医院,宽敞明亮的就诊大厅,挂着浙江省人民医院浙北微创外科中心的专家的介绍,楼层的指引都树立在明显位置,服务台、收费处都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在耐心解答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曾被笑成是个"诊所”的县级医院现在越来越有大医院的范儿了。

  是什么留住了省城的好资源?

  海宁市政府与省人民医院建立以资产为纽带的全面托管合作模式,属地政府出资新建院区占股90%,省人民医院以技术、管理、品牌等形式入股占10%,合作周期20年,所得收益全部用于医院再发展;实行管办分离,双方成立合作管委会,实行管委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院长由省人民医院委派并充分授权。2015年双方又签订深化合作协议,省人民医院投入5000万元创建浙北微创外科中心、泌尿肾病中心。

  "在托管中,我们通过输出医院管理理念与体系,逐步实现在医院制度、服务流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与我院的‘同质化’。”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表示,医院制定了配套激励政策,有针对性地选派专家开展精准帮扶,在海宁分院长期固定的"下沉”专家有20名,其中常驻专家12人,周末专家8人,选派适合基层医院特点和需求的业务骨干,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达100%;海宁医院的院长、副院长、财务科长均由省人民医院选派;帮扶3年多来,派驻时间为1年的有8人,2年的有5人,3年以上的有6人,且每周工作至少4天以上。

  "市级医院群众综合满意度从2012年的86分提升至91分,基层首诊率从50.8%提升至60.2%,市域内就诊率从78%提升至90.9%,提前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国家医改目标。”4月19日,在浙江省"双下沉、两提升”现场工作会上,海宁市委副书记、市长戴锋提到,经过三年多来的"双下沉、两提升”,海宁城乡居民有了更多的实惠,20余种原来本地不能救治的疑难大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治疗了,市域内就诊率提高了12.9个百分点,医疗纠纷、信访投诉量同比分别下降48.3%和56.5%。

  "取得这样的效果最重要的是我们扎实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工作,把当地医院当成自身一体化的医院进行管理,让员工把心能沉下来,在当地实现自我价值、实现学科发展。”从去年被李强省长点赞的淳安县人民医院到今年让夏宝龙书记心情很好的海宁市中心医院,在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黄东胜看来,浙人医的医疗资源不仅会"沉”下去,更会"造”出来。

责任编辑: 朱婧

标签: 医疗资源;医务人员;基层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