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与邻居一起陪同误吞枣核的俞大伯接受检查。 (大木桥社区 供图)
浙江在线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健 胡芸)正月初九上午9时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杭州朝晖街道大木桥社区办公室的宁静。“社区吗,快来人!我家对门的俞大伯把枣核卡在喉咙里了,情况很紧急,赶快救人啊。”
91岁的俞大伯独自一人居住,由于吃早饭时误吞枣核,差点窒息,社工和邻居立即将老人送往省人民医院救治,终于使老人转危为安。急诊医生庆幸:“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枣核很可能使老人窒息,或者戳破食道粘膜引发大出血,大伯这次脱险,真的非常幸运。”社区工作人员也很后怕:“养老工作难处多、压力大,最担心的就是独居老人在家突发意外。”
数据显示,浙江共有80岁以上高龄老人155万、“纯老家庭”人口234.16万。保守统计,全省独居、空巢、高龄老人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人,居家养老面临较大压力。卡在俞大伯喉咙里的这颗枣核,暴露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痛点”:危急时刻,独居、高龄老人如何救助,谁来救助?
居家养老不易
护理人员偏少
“类似的独居老人突发状况,社区每年都有发生,这次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大木桥社区居委会主任戴丽美说,该社区有60岁以上老人3000多名,其中80岁以上600余人,90岁以上80余人。由于老小区居住面积小,独生子女家庭多,子女工作繁忙等原因,独居、空巢、困难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戴丽美说,一些子女一周看望一次父母,难以担负居家养老责任。同时,老年人也很少雇用住家保姆,“目前杭州保姆月工资已达3500元以上,让中低收入老人难以承受。”
居家养老重担,更多落在了社区肩头。在大木桥社区,13名社工和两名社区助老员要重点关注200多名生活不便的独居、高龄老人。在翠苑街道翠苑一区,14名社工和2名社区助老员,要分片照看近200名孤寡、高龄老人。一位社工告诉记者,平均每名社工要和20位老人结对,每天上门查访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必然影响本职工作。如不定期查访,又难以掌控老人动态,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这种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在城市社区中普遍存在。
浙江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处长黄元龙介绍,全省专职居家养老护理人员只有2.4万人,全省养老床位总数为56万多张,与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相比,养老力量仍显不足。
紧急呼叫设备
普及程度不高
面对空巢化、高龄化、失能化趋势加快,养老人力不足等现状,浙江正尝试借助科技手段,以紧急呼叫设备解决救助难题。
2013年,杭州各城区率先向独居、高龄老人发放紧急呼叫设备15万台,并以呼叫功能为基础,探索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杭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主任谷穗介绍,3年来,紧急呼叫设备共有效报警1400余次,使许多突发疾病或意外的老人获得了救助,为破解养老难题积累了经验。
不过谷穗坦言,截至2015年底,杭州户籍老年人口达151万,紧急呼叫设备只覆盖了约10%的老年人口,尚未做到全面普及,“试点中我们也发现,由于智慧养老项目由各城区自行招标,服务标准、内容存在差异,区域不平衡等问题也有待解决。”
记者采访发现,紧急呼叫设备的设计、使用方法存在改进空间。例如,杭州试点设备主要有老年手机和固定式呼叫器两种,老年手机容易造成信息误报,且必须设定子女或亲属为紧急联系人,不适合孤寡、“三无”老人使用。固定式呼叫器则必须与电话座机相连,老人按键呼叫后,设备不会直接报警,要由服务人员回拨电话,确定情况后再做处理,可能延误救助时间。一旦出现紧急状况,例如老人在浴室摔跤,突发中风、心脏病等,也可能无法及时触碰呼叫器,导致报警失效。
此外,杭州也曾出现因设备服务商工作失误,导致报警不及时的案例。2014年8月,姚园寺巷社区的朱大伯突感身体不适,凌晨5时按下紧急呼叫器,却没有收到回应。事后调查,值班客服人员认为老人误按呼叫器,便未按要求回拨电话,导致呼叫失灵。
针对这些问题,杭州已于今年1月启动新一轮智慧养老项目,搭建全市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和监管平台,增加对独居老人的主动关怀,且60周岁以上老人均可申报使用,普及范围更广,有望进一步保障居家养老。
智慧养老普及
存在资金难点
为解决紧急救助难题,更先进的“互联网+”养老设备也开始在浙江多地试点推广。
2015年,嘉兴乌镇推出智慧养老项目,目前已覆盖全镇1.57万老人。每户老人家中都装有智能居家照护设备和SOS呼叫定位装置,通过互联网远程管控。每名老人手腕上则佩戴着一个红色手环,只需按下手环按钮,24小时值班的平台管理人员就可收到警报,并第一时间与家人或村委会取得联系,实现及时救助。
最近一次成功呼叫发生在今年元旦凌晨3时,乌镇陈家村81岁的沈大妈在去卫生间时中风倒地,老人下意识按动了手腕上的报警按钮。数秒钟后,乌镇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的监测大屏就闪烁起一盏红灯,定位为沈大妈家。10分钟内,接到报警的村委值班人员便赶到老人家中,及时送沈大妈就医。
杭州市西湖区还试行红外线传感设备。设备共有十余个组件,分别安装在入户大门、卧室、床头、灶台等位置。可根据老人生活规律设定监护时间,由红外线感应老人行动是否正常,如果老人未在正常时段下床、行走,系统就会自动联系家人、社区或医院及时救援。此外,可监控老人睡觉时健康状态的智能床垫,可在老人摔倒后自动报警的震动感应装置,可远程测量血压、脉搏、心电指标的穿戴设备也在试点当中。
然而,智能设备也面临着普及难题,一是使用费用较高,比如红外线传感系统每年租金为1500余元,不少老人觉得太贵。如果由政府出资推广,单个社区就需投入上百万元,全镇(街道)范围更需投入千万元资金,财政压力较大。即便由政府免费安装,部分老人也存在抗拒心理。比如翠苑一区就有10个免费使用红外线系统的名额,却只有5位孤寡老人愿意安装。社工李艳艳解释,由于装置较多,老人容易误认为是一种监视器,不愿安装。有的老人则怀疑设备功能,更愿意信赖社工上门和邻里互助,“相比冷冰冰的仪器,老人确实更喜欢面对面吃饭,手牵手聊天。这就需要更多市民参与进来,成为居家养老志愿者。”
养老护理服务
呼唤社会力量
升级养老设备的同时,建设志愿者队伍、培养护理人员,发起“邻里互助”、“银龄互助”等活动也是居家养老体系的重要一环。杭州俞大伯及时获救便得益于“邻里互助”活动的开展。
为更好照顾高龄老人,大木桥社区在2013年发起“邻里互助”,让年轻居民结对帮扶高龄老人。俞大伯的邻居便是一位“邻里互助”志愿者,时常关照大伯生活,每天敲门问候,发现情况及时联系社区。这样的“邻里互助”模式,在该社区还有十余对。在杭州全市范围,“邻里守望”志愿者已达10万多人,通过帮扶空巢老人,慰问困难家庭,将小善大爱点滴汇聚。
浙江全省还开展了“银龄互助”活动,由年纪较轻的中老人照顾高龄老人。2016年,全省共培育“银龄互助”协会3万余个,年服务老年人300万人次。成立养老志愿服务队伍近1.8万支,登记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56万人,有力补充了养老护理力量。
由社会组织运营管理的养老日托中心,也逐渐承担起居家养老的重要作用。今年2月,大木桥社区开办了爱乐聚老年食堂,不仅解决了俞大伯等老人的吃饭问题,还提供助医、助浴、助行等服务,有望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常态化。
黄元龙表示,目前全省已有居家养老专业服务机构9000多家,每年服务290万人次老年人,“只有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孝心回归,爱心参与,才能找到一系列破解养老难题的有效方法。”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