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2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沈蒙和)拿世界大赛金牌、保送名校、被同学艳羡……作为一名“学神”,在风光的背后,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竞赛这条路,不是什么人都走得通的,更不是一马平川。每门学科竞赛,当50位学神入围国家集训队时,还有几万甚至十几万学霸被拦在外头。
是的,哪怕你是学霸,熬夜刷题只是家常,跌倒再爬起也未必能迎来胜利的曙光。
学神之路,是一条既艰且险的羊肠小道。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那些正宗的“学神”是怎么炼成的。
高一入选信息竞赛国家队
高二“转行”又入了物理国家队
杭州建兰中学的信息社,在杭州初中里头很有名气,每年往各高中输送了大批信息学竞赛的好苗子。学校每年初一招新,经过选拔70来人入社,到初三还在坚持的,顶多20人。而这20人升入高中后,一直读到高三,可能只剩下寥寥数人了。
为什么?因为竞争实在太大。有的退出是因为竞赛成绩欠佳,有的是因为顾此失彼,其他功课落下太多。
能坚持下来的学生有三种,一种是有天赋又努力,很有可能获奖;一种是自己很感兴趣;另一种,两者兼而有之。这才会选择坚持。
如今在北大元培学院念书的小陈,应该属于第三种类型。他考入杭二中后,因为感兴趣,同时选了信息和物理两个学科。高一第二学期,他被选入信息竞赛的省队,竞赛辅导和训练时间大大增加,只能放弃了物理,专攻信息学科,最后如愿入选了国家集训队。
到了高二,小陈对物理“余情未了”,重新参加物理竞赛的训练,结果搞出了名堂,又进了物理竞赛国家集训队。
别人眼里那么难走的路
他为啥一下走通了两条
据说,小陈在上初中前还是一个零基础的电脑“小白”(指什么都不懂)。初中到建兰中学后的第一节电脑课,老师教大家用PASCAL语言在屏幕上打一个单词“HELLO”就把小陈给难住了。放学后,小陈万般委屈地把书捧回家问妈妈。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的时候,陈妈妈是儿子的好老师,但一学期后,陈妈妈就发现自己完全帮不上忙了。
学校将所有喜欢信息技术的学生组成了一个兴趣小组,经过多轮选拔,最终留在小组里的都是一等一的高手。而就在这短短一年时间,小陈就从“小白”变成了信息社的社长,信息兴趣小组里的重要一员。陈妈妈说,小陈很喜欢自学,在初中打下的基础,为他高中参加信息竞赛铺了一条平坦的路。
陈妈妈觉得,儿子学东西学得快,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专注。当他想要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课桌前,不会东张西望,因此学习的效率就很高。每当陈妈妈下班回家时,小陈的作业都已经做完了,可以去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家人们也会努力配合他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当孩子需要静心做功课时,家人绝不会打开电视机或者制造出其他声响。
那几年,小陈看过的相关专业的书,装满了几个大纸箱。
看明白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加上天赋与好的学习方法作为辅导,再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这就是小陈成功的秘诀。
一度被淘汰的他
最后成了“信息学大神”
当然,除了努力,想要成功有时候还需要一点点的运气。
像小陈那样的学科竞赛顶尖选手,看过的书、做过的题,远远超出你的想象。曾与小陈同场竞技过的金策,毕业于学军中学,现在在清华读书。在信息竞赛圈内,金策被大家视为大神级的人物。2013年,还在读高一的他就拿到了全国信息学奥赛冬令营第一名,当时参赛的队员一共有50人,都是来自各地的顶尖好手。
他说,自己能够成功,靠的是努力和坚持。
高一暑假,金策以第一名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却在后来的国家队选拔赛中发挥失常,遭到淘汰。毕竟,50人冲击4人的国家队,实在太难了。“我难过了一个月,甚至想过放弃。”2016年,金策再次进入集训队,最终获得了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并一举拿到了世界冠军。
金策妈妈对钱报记者说:“儿子能站上世界冠军领奖台,天赋是其次,全国那么多优秀的孩子,想要入选实在是难上加难,关键是努力,还要加一点运气。”
在荣耀的背后,没有人知道,金策为了准备比赛,付出了多少的精力。光是热身,就参加了几十场网上比赛。很多是与外国的选手比,需要半夜比赛,从晚上12点一直比到凌晨三四点。
“就靠一杯咖啡顶着。”妈妈说起这事就很心疼,“有时一天要比两场,最多一天比了三场。这样的强度没有兴趣不行,没有毅力也不行。”
不要让小天才们的路,跑偏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科竞赛这条路,更多的是属于“天才”的游戏,并不是什么人都走得通的。这里面的竞争,甚至要比参加高考还要残酷得多。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不用去拼高考,又能学习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学科,未尝不是一条不错的成才之路。
实际上,因为难,因为累,高中三年能将竞赛之路走到底的学生少之又少,即便走到头,像小陈和金策这样拿到优异成绩并获得保送资格的,就更少了。因此,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孩子,是一条险路。
不过,在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最后没有达到想要目标,大多数选择竞赛的学生并未后悔当初的选择。
我采访过一个叫钟国杰的孩子,也曾是一位优秀的竞赛选手。他的父亲是大学的药学教授,从小耳濡目染,到了高中,很快表现出高于常人的化学天赋,后来拿了全省化学奥赛一等奖。但是,在后来省队选拔时有些小失误,遗憾落选。当时,他还错过了高校的自主招生。记者采访小钟的时候,这个孩子却表现得很淡定,“竞赛结果只是副产品,从里面尝到的方法,对毅力的锻炼,才是我最大的收获。”后来,他正常参加高考,成了那年的杭州理科状元。
升入大学后,那些竞赛获奖选手大都比较适应,并未像常人所想象的那样,因为“偏科”而跟不上大学的学习进度。实际上,几乎所有优秀的竞赛选手都是尖子生,其他科目并不弱。“同学不是状元就是冠军,虽然有压力,但我并不怕跟他们比。”在北大读书的小陈对记者说。
孩子们无需操心,需要担心的,反而是各所学校越来越深厚的竞赛氛围。希望学校能给学科竞赛降降温,不要弄成另一个高考,将孩子培训成比赛机器,磨灭了他们的天赋和创造性。
这才是教育业的小幸运。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