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一屋安人心 人大代表建议提供师公寓
2017年04月11日 06:31:26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徐建国

  杭州市人大代表、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

  浙江在线4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徐建国)杭州学军中学校长陈萍是今年新当选的市人大代表。

  第一次参加“两会”,她就递交上了一份万言建议——《关于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杭州市教师公寓的建议》。这也是今年杭州“两会”收到的最长的建议之一。

  建议虽长,但言之有物,有数据有事实,直指教育及师资力量目前存在的困境。

  昨天,在接受钱江晚报记者采访时,陈萍表示,她酝酿了足足半个多月的时间,才有了这份建议。

  谈了很久的学科竞赛教练

  被人抢走了

  陈萍认为,杭州的教师工资水平在整个社会行业中一直处于中下游,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对比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杭州的中小学教师待遇相对落后。

  “学军中学在办新校区的时候,会进行人才储备,引进业务骨干。包括北大、清华、上交大等知名高校的本科、硕士甚至博士生,也会前来应聘。”不过,陈萍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当问到待遇的时候,不少毕业生都会流露出明显失望的神态,“这让我们真的好揪心。”

  让陈萍特别难受的一件事是,她花了很长的时间用情感打动了一名学科竞赛教练,可就在他准备来学军中学时,突然被北京的一所学校给挖走了。“他们开出的条件是年薪60万,一套住房,解决北京户口。我虽然难受,但也怪不得这名教练,毕竟人家开的条件实在太优厚了。”

  陈萍介绍,现在刚进校园的年轻教师,待遇一般也就年薪10万左右,就算是知名高校的博士也是如此。

  “他们当初被杭州这座城市或者这所学校吸引,可等工作了一年半载后,感受到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经济压力,或许就会选择离开了。”她有些痛心,近年来,从杭城部分高中的情况来看,入职一年内,总有不少优秀青年教师因为待遇不高而选择离职,不但给正常的教学秩序带来冲击,也损害了其他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优秀人才难留住

  有的公办教师在外兼职

  当钱江晚报记者把陈萍的建议转述给杭城其他几位中小学校长时,他们连连叫好,表示愿意一起呼吁。

  “我们都不敢向北大、清华这类高校毕业生抛橄榄枝,因为我们知道很难留住。”杭州十三中教育集团总校长汪建红坦言,之前他们看中了一名非常不错的毕业生,合同都签好了,还是被其他单位挖走了,“人家宁愿付违约金,也不要来了。原因自然是我们的待遇没有吸引力。”

  “这几年,我们在国内外都吸引了不少优秀教师。在跟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影响他们安居乐业的主要原因就是住房问题。”杭州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说,从事基础教育的男孩偏少,这可能跟住房也有一定关系。“在中国人的观念里,男孩是要养家的,房子都没有,怎么可以?”就在不久前,楼朝辉想从金华招一名优秀的男毕业生,可没成功,“人家跟我们直说,父母不同意,说杭州买房压力太大了,让他留在金华。”

  另外,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杭城的培训机构相当火热。一份调查显示,有55.45%的家长为孩子选择培训班看中的是培训班的师资条件,而所谓的师资条件,主要就是看是否有公办教师。也就是说,这些培训机构或多或少依附于杭城公办的教育体系,利用杭城教育的优质资源谋私。

  教育部门三令五申,禁止公办教师校外兼职,但事实情况不尽如人意。

  在陈萍看来,这也或多或少与杭城公办教师待遇不高,不能安心做好本职工作有关。“现在培训机构的老师年薪都有15到20万左右,甚至更高,这比一般公办学校老师要高出许多,但其劳动强度和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跟公办老师却是不能比的。”陈萍表示,要加强对这些机构的管理,首先就要提升杭城公办教师待遇,让他们的心安下来,不要为生计而奔波,“这样也有利于规范培训机构。”

  建设教师公寓

  满足教师购房前的居住需求

  怎样提高教师待遇?陈萍认为应该多渠道提升。

  其一,要改革教师薪酬制度,提升教师的福利待遇。

  她说,如果一个教师的职称长时间不变,工资待遇很难变化。有不少教师好不容易评上高级职称就面临退休,继续奉献,精力和心力已匮。“这种现象不是个别,而是普遍的。职称绑架教师的利益,还形成高级职称的竞争和评聘过程中的种种歪风邪气。”

  其二,提高绩效工资水平,提升在编在岗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其三,建设教师公寓。这也是陈萍觉得最重要的一块内容。

  “教师公寓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她说,教师公寓不同于一般的商品住房,具有时限性,填补教师来杭参加工作到购买自有住房之间的空白。一旦买房,即搬离公寓。因此,教师公寓具有周转性,带有公益性质,避免了无底洞式的资金投入。

  她认为,学校设计建设中就应包含教师公寓的建设,追求简洁简朴、温馨自然、方便实用,并重视房间的采光与通风,让教师住得舒适安心。

  陈萍强调,提高教师待遇、建立杭州市教师公寓,可以让一大批走上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岗位的优秀毕业生,以及调入杭州工作的名师、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真正潜心育人。提供必要物质准备,可以让他们为杭州教育更好地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蒋敏华

标签: 教师公寓;杭城;教师待遇;培训机构;人大代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