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海绵城市 人水和谐
宁波慈城率先打造2.84平方公里“海绵”示范区
2017年08月22日 06:20:3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谢晔 应磊

  浙江在线8月22日讯 (浙江在线记者 谢晔 应磊)“缘水而居,不耕不稼”。2000多年前,《列子·汤问》道出了中华民族先民们对人水关系的深刻理解——水是万物之源、生命之母。然而,身处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之中,我们却发现越来越多的城市一下暴雨就“看海”、一到伏季就“喊渴”。宁波拥江揽湖、山海相望、雨量充沛,但台风一来就内涝频频,汛期一过又面临生态性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全省人均的60%、全国人均的55%。如何破解这一尴尬?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这为破解人水关系复杂的“现代城市病”指明了方向。

  宁波建设海绵城市的步伐骤然提速。宁波提出,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目标要求,累计建成地下综合管廊里程数不少于150公里,彻底解决“看海”、“喊渴”、抬头“蜘蛛网”、低头“拉链路”等一系列现代大城市痼疾。其中,宁波江北区慈城镇先行一步,引进国外先进理念并融合传统城市范式,率先建成2.84平方公里的海绵城市示范区。

  创意设计

  一个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慈城新城位于慈江南边,慈江北边是古县城,新城和古县城交相呼应。在慈城古县城不远处再造一座新城,一方面是为了纾解老城人口压力,另一方面,新城建设所获效益将用于老城保护。

  平地起新城,仿佛在一张白纸上擘画新蓝图。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再天可以说是新城开发最早的操盘手,他回忆:“新城的规划初衷就是高标准,建设一个别具一格、可以立足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新城。”

  不过一个严峻现实摆在眼前:2006年之前,新城所在位置是一片稻田平原,河道蜿蜒密布,自然标高只有1.5米至1.7米。内涝风险评估显示,10年一遇降雨情况下,淹没时间超过28小时区域占到30%;20年一遇降雨情况下,淹没时间超过46小时区域占到44%。

  解除水患势在必行。按照常规方式,新城区域整体抬高1.4米,并增加泵站和管网。根据测算,这项建设需要资金5500万元。方案很快被否定。“地块整体抬高,新城蓄洪量直接转移到周边区域,增加姚江流域防洪压力。”慈城古县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闻生说,这样“简单粗暴”的填埋,会造成洪涝隐患,农田本身可以吸纳的洪水被强行排放到周围水系,一旦遇到强暴雨,势必会加重洪涝灾害。

  建设路径从何而来?回过头探究慈城老城的设计思路和建设格局,让规划设计者惊喜:答案就在身边。古县城就是一座典型的海绵城市,城内有唐朝开凿的河道,遇到雨天,这些河道就像海绵一样吸收路面积水。

  另一边,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教授彼特带来的一套“雨水管理系统”方案同样吸引了设计团队的注意。这个方案的根本思路就是,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把供水、污水处理、雨水收集等设施结合起来,使城市规划和城市水循环管理有机结合并达到最优化。

  中西合璧,设计者为慈城新城量身定做了一个能对雨水径流进行污染生态净化,水资源自动回收、利用的系统,减少城市化对自然水文循环的影响。

  对症下药

  “里子”和“面子”祛除病灶

  2006年,海绵化建设和新城开发同步破题。从图纸到现实,建设者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走在新城的道路上,记者发现路边绿化带低于路面,这是海绵城市基础生态滞留带,路面与生态滞留带有约20厘米的高差。

  从生态滞留带剖面可以看到,最上层是植物,往下依次是滤料层、过渡层和排水层,最下面铺了一层不透水的土工布。“最上层的植物很关键,除了美观,还要耐旱又耐涝,同时根须系比较发达而不是主根发达。”段闻生解释,“植物的主根比较发达的话,容易穿透下面的三层物料结构,会造成滞留带的渗透破坏;须根发达则会让表层土体保持松软,从而避免土壤板结降低渗水能力。”

  而应用澳大利亚理念,困难也随之而来,国内找不到相应的材料。新城开发者只能自己探索。段闻生介绍,物料方面他们收集了30种材料进行逐个试验,植物方面则选择15种植物进行生长试验。这个试验反复做了3年。

  经过生态滞留带的雨水汇入中心湖。中心湖是新城开发大手笔之作,开挖一个人工湖让雨水在新城里就可以存蓄。“中心湖面积约403亩,规划的东湖约300亩,再加上滞留带等附加的生态景观,总面积超过1000亩,土地价值几十亿元。”在段闻生看来,这笔投入十分值得,中心湖已经成为新城的“绿肺”,也是一个庞大的“蓄涝池”,堪称城市里的“雨洪公园”。每当强降雨来临时,中心湖接收域内水路的水,雨水径流通过小区地块周围的路边生态滤水带或邻近水边生态带排入中心湖。同时,地表水经人工湿地循环得到进一步处理和净化,处理过的水将作为慈城新区的水资源,重新分配到小区地块内作为灌溉用水和其他用水,从而起到蓄洪和水处理净化再利用的作用。

  解除水患

  管好“天落水”实现人水和谐

  海绵城市建设的初心是为治愈“城市病”。在慈城新城的海绵化实验,换来了极端天气中的平安。“菲特”台风期间,宁波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过程雨量最大、强度最强的台风暴雨,全市过程平均面雨量357毫米,姚江最高水位3.40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47米。

  在宁波这场史无前例的洪水中,周骥所在的小区安然无恙,慈城新城安全度汛。段闻生揭开其中奥秘:中心湖能容纳约20万立方米降雨,设计常水位为1.1米,最大水深2.6米,平均水深1.4米。为满足周围区域的防洪要求,防洪泵站在持续降雨、池内水位高于1.2米时启动,将水由湖中抽出,直到回落至常水位。

  十几年建设,慈城新城形成2.84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规模全国罕见。慈开公司的建设者们十分自信,“设计思路超前,打破常规,可以说新城已经成为全国海绵城市的一个样板”。新城建设第一步,就是让相关管理部门理解海绵城市的思路。严再天回忆,新城建设之初,每一次的论证会议,都邀请规划、建设、城管、园林等相关部门参与,“因为道路两侧要建设生态滞留带,道路建设用地需要增加,这样的特殊需求被列入了红线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城面临后期维护问题。生态滞留带老化和破坏,中心湖有富营养化趋势。慈城镇副镇长薛超群透露,新城区域内所有被毁坏的生态滞留带正在加紧修复。另外,慈城镇将投入1.6亿元对较早建设的小区进行彻底的雨污分流改造。

  海绵城市造福居民,也要求维护好这一片“海绵”。作为新开发的房产项目,万科“官山望”正在紧张施工。项目设计之初已经融入海绵元素,与项目外的海绵设施无缝衔接。“增加海绵化设施,可能要多投入几百万元,但有利于完善整个区域海绵系统,我们认为是非常值得的。”

责任编辑: 金林杰

标签: 海绵;生态;海绵城市;慈城;宁波;县城;生态滞留带;老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