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奈保尔(1932.8.17-2018.8.11)
浙江在线8月1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孙雯 王湛)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V.S.奈保尔(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已于伦敦家中去世,享年85岁。
2014年,奈保尔曾经和夫人纳迪拉·奈保尔(Nadira Naipaul)一起参加了上海书展。当时的奈保尔已经需要坐轮椅移动。当他参加第一场活动时,轮椅被推到主席台边上,再被三四个人轮番搀扶慢慢挪上台。
在上海书展连续参加了两天的活动后。2014年8月13日奈保尔和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麦家在杭州图书馆进行了一场对话——这一场对话也是钱报读书会的重磅活动。
奈保尔与麦家对谈
或许是太过疲惫,那天,他表情都很少,一直都只是安静地听着。从下午6点半到杭州,直到晚上10点吃完晚饭,他几乎只说了5句话。
他需要坐轮椅。而如果他的妻子纳迪拉没在身边,他与读者的对话无法进行。
和在上海时一样,奈保尔在尽力节省力气,微笑着点头回应,纳迪拉却热情高涨,替他回答了99%的问题。
那天的晚饭,是在龙井草堂吃的。很有杭州特色,奈保尔吃了一口熏鱼,点头说不错,他还喜欢吃海蜇,嚼起来脆脆的。但吃饭需要他太太喂,他已经不太握得动筷子了,“感觉像在家喂自己的外孙。”纳迪拉半开玩笑说。
人们想象的那个奈保尔,此时,已不是眼前这个奈保尔本人。他年轻时愤怒,爱吵架,跟大部分英国作家关系都不好,但来杭州的他已经变得“温和”了。
奈保尔的中国之行
“我不喜欢这个问题,我不想强迫读者读这本书,或者那本书,他只要读书就行了。”那时,82岁的V.S.奈保尔语调微弱颤抖,但,仍能感受到他的强硬和睿智。只有这样的奈保尔,或许还能和读者心目中的奈保尔形象相呼应。
“他的《米格尔大街》,像画册,每一个小故事都很好看。文笔清丽,幽默轻松。”杭州的一位读者LUNA,买了5本《米格尔大街》,抱着想去求签名。但是,当时他签名已经有些费力。
他安安静静地坐在轮椅里,看着台下。大部分时候,是奈保尔的妻子纳迪拉在回答,“我认为奈保尔所有作品都非常优秀,如果是一个年轻人,可以从早期的喜剧性作品开始,比如,《米格尔街》。”
实际上,奈保尔心底里,是有着特别强烈的想跟读者交流的冲动的。这从他三番五次想从翻译或者妻子那里抢过话筒即可看出。
“我很愿意回答问题,抱歉我的回答好像没能让大家激动起来,我还想交流更多的。”很无奈,私底下,奈保尔这样跟助手喃喃。
奈保尔的家人在周六的一份声明中证实了他去世的消息。奈保尔的妻子纳迪拉表示,他“被他所爱过的人所包围,他们的一生充满了极好的创造力和努力。”
V.S.奈保尔在五十年间创作了30多本著作,包括回忆录、小说和旅行写作,其中许多涉及殖民主义及其遗产。《纽约时报》称赞他道:“以天赋和才华而论,奈保尔当居在世作家之首。”
他的小说作品《大河湾》和《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20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其中《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基于他的父亲Seepersad的故事,他的父亲曾是特立尼达卫报的一名记者。
奈保尔于1932年8月17日出生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查瓜纳斯的一个印度移民家庭,六岁时和家人搬到首都西班牙港。这里成为他第一部小说的背景,即写于1959年的《米格尔街》。
他于1950年获得奖学金赴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英语。奈保尔的第一任妻子是帕特里夏·黑尔,二人1955年在牛津相遇,帕特里夏于1996年去世,后来不久,他娶了比自己小20岁的纳迪拉。
年轻时候的奈保尔
奈保尔于1971年获得布克奖,1989年被英国女王授以爵位,1993年获得英国大卫·柯恩文学奖,并于200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委评价称:“(其)作品中具有统一的叙事感和未受世俗侵蚀的洞察力,使我们看到了被扭曲的历史的存在,并激发了我们探寻真实状况的动力。”
奈保尔的最后一部作品《非洲的假面具》发表于2010年,是一部游记作品,描绘了他不久前在非洲乌干达等国家的游历见闻。
2014年的那一次杭州之行,奈保尔说:“我也许不会写中国,这里是个巨大的国家,写中国需要大量的观察和知识积累,我没有这些东西。”
现在,他离开了,最终没有写中国。
(原文载于浙江24小时客户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