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雪隐竟是厕所?杭州一“佛系公厕”的保洁员有话要说
2018年10月04日 20:17:00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邓国芳

  

  10月4日晚8时许,杭州中东河畔的绿道上人来人往,有吃完晚饭出来散步的居民,也有国庆假期来杭游玩的客人。

  每每走到东河与运河交汇处,或从凤凰桥走下来时,人们总会被隐藏在参天树木下,点着柔和灯光的一间名为“雪隐”的公厕所吸引。

  步入其中,但见地面程亮,窗明几净,洗手台洁净如新,没有丝毫异味。

  更令人惊叹的是,正面的墙壁上还悬挂着5块可有诗文的木板——“《得大自在》:古今中外不二门,东西南北同一道,面壁求解脱,临池得轻松”,让人忍俊不禁。

  再往右侧墙壁望去,只见一块两三米长宽的木板上,镌刻着“雪隐”的由来:看到雪隐这两个字,没有谁会把它和厕所联系起来。远观云遮雾罩,若隐若现;近看晶莹剔透,空明澄澈。雪影留踪,禅意盎然。

“雪隐”公厕名的由来。邓国芳 摄

  然而,它是厕所,不过,它是佛家的厕所。传说雪窦山的明觉禅师曾在杭州灵隐寺打扫厕所,所以,出家人把厕所叫人了雪隐。无论如何,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关于厕所的称谓中的一个,最空灵、最富于想象力的一个,最淡雅、最清新的一个。

  与这家佛系公厕相匹配的,就是这里清新淡雅的环境。尽管夜幕笼罩的东河绿道显得有点阴黑,但里面却干净明亮,加上手纸充裕,让如厕之人心情格外愉悦。

  洁净明亮的“雪隐”公厕。邓国芳 摄

  记者注意到,每当行人从洗手台洗完手,离开公厕之时,早已等候在旁的保洁员,会拿着拖把及时上来,把人们滴落或踩在地上的水渍及时拖掉。正因这样的保姆式保洁,这间公厕才能时刻保持洁净。

  保洁员姓杨,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袁光成都是1965年出生的,是江苏泗阳人。10年前,夫妻俩来到杭州,成了“雪隐”公厕的保洁员,看着杭州在一轮轮的“公厕革命”中,让它变得越来越有品味。

  很人性化的是,杭州市城管委给这些公厕保洁员提供住宿房,住宿房就连着公厕,看起来既是一体,又相对独立。如此,公厕既是保洁员的工作地,也是他们需要悉心呵护的家。

  如今,杨阿姨因为年龄原因退休了,丈夫还继续坚守岗位。今晚,丈夫出去溜达一会儿,她就替丈夫来打扫。“我挺喜欢杭州的!就决定陪丈夫留下来。”

  令她自豪的是,“雪隐”公厕因为干净的如厕环境、浓郁的禅文化,成了附近公厕里最受欢迎的。“很多人绕绿道一圈,都要憋着来这里上厕所。虽然工作量增加不少,但我还是挺乐意的。”杨阿姨说。

  10年守着“雪隐”公厕,杨阿姨看着如厕人群的素质已然大大提升,但她也坦言,希望更多人讲究如厕文明。最让她头疼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厕时有居民顺手带走了厕纸;二是洗完手后有人喜欢往洗手台里吐痰,但又不主动冲洗干净。她会及时进行劝导,但有时收效甚微。

  在记者几番追问下,她才透露说,这些不太文明的如厕人,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本地杭州人。她也真心诚意地希望,大家能从小处做起,共同爱护这间公厕。

  公厕也是一道城市风景。邓国芳 摄

  10年在杭州,夫妻俩很少回老家过年,也很少有机会去西湖边走走。直到去年夏天,她的孙女来杭州游玩,一家人终于跑去西湖边,看了看这个城市最具标志性的风景。“杭州哪里都漂亮,去不去西湖,都不遗憾的。”乐观开朗的她说。


责任编辑: 沈正玺

标签: 卫生间;公厕;公共厕所;保洁员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