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平稳、基本准点、不堵车的高铁以及地铁等轨道交通工具,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国庆长假,铁路、地铁、民航的客流量均增长,唯有公路出行的大巴客流下降。
这得益于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超前发展眼光。现在浙江的高铁、动车网络建设在国内算是领先的,除海岛市舟山外,陆上的10个地市都通了高铁、动车,大部分县市也搭上了高铁网络,像乐清这样的县级市就有3个动车站,大大方便了百姓的出行。
地铁、城铁等轨道交通这些年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杭甬两市地铁轨交已经投运,温州首创的市域铁路也即将开通。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开建
满足于现有的状态,对发展中的浙江来说是不够的。
就在10月8日,兄弟省份江苏做了件提醒浙江的事,在轨道交通建设上领先浙江的江苏,在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开建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这是加快推进江苏高铁轨道交通建设的新举措。而隔着长江的江苏北沿江城际铁路也计划今年开工。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项目地处江苏境内长江南岸,路线起于南京南站,终到在建的沪通铁路太仓站。工程范围包括南京南站至太仓站间的正线,以及引入宁杭客专、沪宁城际铁路、沪通铁路等相关联络线,其中新建正线约278.5公里。
该项目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采用本线城际列车与跨线列车共线运行的运输组织模式,最小行车间隔3分钟,工程计划建设总工期4年。
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西接南京枢纽,在江阴站与规划的盐(盐城)泰(泰州)锡(无锡)宜(宜兴)铁路连接,在张家港站与规划的通(南通)苏(苏州)嘉(嘉兴)铁路连接;线路引入太仓站后,将利用沪通铁路向东接入上海枢纽。
该条铁路途经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城市最为密集、城乡一体化程度最高、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最好的地区之一,也是沪宁通道的第二条城际铁路。
作为沪宁间第二条城际铁路,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将发挥沪宁通道的辅助客运通道功能,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该条铁路,对于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完善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起步为何现在落后了
之所以大段引用中铁上海局昨天发布的通稿,是因为这里隐藏着不少信息。下面涌金君就来帮你细细解读下。
这条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是沪宁(南京)间第二条城际铁路(不算京沪高铁苏南段)。现在,沪宁间的高铁通道,除了沪宁高铁,还有更高大上的京沪高铁苏南段。而沪杭间只有一条,即沪昆(昆明)高铁沪杭段。
如图所示,沪宁间三条铁路线并行段,由远及近分别是京沪高铁苏南端、沪宁高铁、老沪宁铁路
如今,已有两个高铁通道的沪宁间又开始修第三条高铁江苏南沿江城际铁路,而沪杭间却仍只有一条沪昆(昆明)高铁沪杭段,即大家所说的沪杭高铁。难怪每逢周末杭州上海间的高铁票有点难买。
其实,从发展过程看,长三角的高铁网络起步几乎同时。
涌金君依稀记得,10多年前的一天下午,当时的铁道部召集沪苏浙两省一市领导在上海的一个不起眼的宾馆里商讨长三角高铁网络的建设,那天讨论到深夜,最后决定按照一路一公司的形式,组建铁道部和地方合股的沪宁、沪杭、宁杭公司筹备组。
鉴于当时社会上对高铁发展有诸多不同意见,资金筹措也有困难,专家们还在争论是建轮轨的高铁方便与普通铁路联网通用好,还是建高大上的磁悬浮,一骑绝尘。轮轨高铁的拥护者铁道部提议,沪宁、沪杭、宁杭高铁均称客运专线,启动筹备组筹备,避免争论。
而后未几,国际金融危机爆发,4万亿元投资计划,一大批基建启动,有了资金支持的沪宁、沪杭、杭宁公司筹备组几乎差不多同时先后开建沪宁、沪杭、杭宁高铁。
而江苏因为据有上海往北方的区位优势,率先务实地参与建设了京沪高铁,让沪宁间有了两个高铁通道。反观沪杭间,除了修沪杭高铁时在上海虹桥和杭州东站预留了城际铁路(一说是磁悬浮)两个站台的空间,沪杭城际铁路这些年没能建起来。
浙江轨道交通中长期规划来了
在古代水运是主流,京杭大运河的修建,带来了运河沿线城镇的千年繁华。在近现代,铁路交通兴起,津浦、宁沪、沪杭铁路把京杭沿线的城市繁华从水边吸引到铁路旁。
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总是直接了当,又润物无声。难怪,老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今人又总结说,大路大富,高速路快富。
眼看着,江苏又开始修第三个沪宁高铁通道,这应该促使浙江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联调联试中的杭黄铁路,预计年底通车
值得欣慰的是,这些天,浙江在轨道交通上也有所动作。一个是沪苏湖高铁正加快推进动工,将填补太湖南岸铁路的空白,并让浙北的湖州有了直通上海的高铁通道。
另一个是杭衢高铁(建德衢州段)国庆节前领到了浙江省发改委的“准生证”。还有杭黄铁路正在联调联试,年内有望通车。
更重要的是,修编多时的浙江轨道交通的中长期规划有望出炉,这对浙江轨道交通的长远发展是个利好。加快轨道交通建设,浙江莫落伍。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