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佳琦 通讯员 潘辉) 在杭州市救助管理站,有一个出了名的“方言专家”“地名专家”“侦查专家”,而他的本职,却是奔波在一线的救助工作者。他就是李耀进,大家亲切地叫他“李神探”。最近,“李神探”还上了央视《照亮归途》专题节目。
再有一年多,58岁的老李就要从这个工作岗位上退休了。回首15年的救助工作,老李已见证了4360余次相聚,每一次相聚背后,都有他反复奔走勤勉的身影。
采访前一天,李耀进刚从山东济南护送救助对象归来,长途奔波的他仍然神采奕奕,只有两鬓泛白的头发透露着他的辛劳。在救助管理站二楼不大的办公室里,年近花甲的李耀进讲起工作如数家珍。
李耀进说,自己有3个伴随了20年的“法宝”:一张褶皱的地图、一本发黄的地名集、一部电话机。
1995年8月,李耀进被调到当时的杭州市收容遣送站工作。2003年,收容遣送站更名为救助管理站,为在杭州流浪乞讨、生活无着的人群提供救助。当时,为帮助滞留在站里的180多名身份不明人员找到亲人,李耀进在此前警校学习和公安工作的经验上,进一步琢磨起全国方言、地名。
当时,在长期滞留人员中有一名妇女,自称“三妹”,李耀进多次尝试与她交流,但因为语言不通,都未能获取有用信息。李耀进没有放弃,连续一两个月,他每天都去和“三妹”聊天,直到从她的口音中依稀辨认出了贵州山区的一个词。“不能放弃任何一点线索,有机会就要试一试!”兴奋之余,李耀进带着“三妹”专门拍了照片,往辨认出来的几个贵州方向政府部门去函询问。等待一个多月后,“三妹”的儿子终于赶到了杭州。原来,“三妹”在与儿子离乡时偶然走散,一路流浪来到了杭州,在李耀进和同事的坚持下,母子二人才得以团聚。
为了更快帮助流浪人员返乡,李耀进还特地搜集了一本详尽的老地名集。“很多流浪人员上了年纪,只记得一些老的叫法,靠这本宝贝可是找到了不少线索。”这本不知道被李耀进翻了多少次的地名集,甚至已经没了封面,里面做满了标记。和地图、地名集一同见证李耀进这份坚持的,还有20多年没有换过号码、随时保持在线的电话,尤其为了获取救助对象所属地和家人的信任,李耀进常常要反复拨打、随时接听,即便是在入睡后的深夜。
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李耀进练就了一身“功夫”。说起各地方言和人种特点,李耀进颇为得意,这身扎实的基本功让他能快速在交谈中获取有效信息。时间久了,老李总结出一套特有的工作方法:把握“窗口期”,即救助对象刚进站或入院时观察细节;深入“听看聊”,仔细辨认身份;输入性询问,多问线索联系当地协同核查。
采访中,老李座位身后的一台小家电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问起,老李还有些不好意思。原来,这是一台除臭机,为了第一时间掌握救助对象的线索,老李会把人尽快带到自己的办公室,让对方在相对舒适和隐蔽的环境中交流。而救助对象往往在外流浪乞讨多日,卫生状况不容乐观。还有不少时候,老李和同事会戴着口罩,耳朵贴着传染病患者悉心询问。
“师父总说,寻亲就像破案,绕不开‘认真’两字,基本功不能丢。”作为李耀进的徒弟,杭州市救助管理站业务科副科长黄丽军也时常跟着师父奔波在5个定点医院。近年来,随着救助一线力量增加,李耀进在救助站牵头成立了“疑难个案侦查处置”专项组,带着站里的骨干不分昼夜“白加黑”“5+2”突击会诊,减轻各定点医院和站里的压力。
今年1月份,救助站还与公安部门联合启用人脸识别技术,在全国信息系统中快速比对、确认受助人员信息。截至当前,杭州市已经利用该技术成功救助20余名流浪乞讨人员。同时,救助站已为在杭城的流浪乞讨人员建立动态信息库,并借助全市110社会应急联动平台提升救助效率。
“现在技术发达了,政策也更好了,但我这个本事还能用上15到20年!”老李说,每一次团聚后的笑脸对是自身价值最大的体现。摆弄盆景是李耀进的业余爱好之一,救助站的不少盆景是他一手“起死回生”的。“城市里的流浪人群,就像这些盆栽一样,需要暖心爱护。”老李笑着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