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嫦娥四号月球背面软着落 人类首次中也有浙江力量
2019年01月03日 18:53:3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

降落1.gif

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示意图

  浙江在线杭州1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曾杨希)生物大发展的寒武纪,是5.5亿年前;恐龙兴盛的三叠纪是2亿年前;哺乳动物出现是0.7亿年前;人类诞生只有短短300万年;人类进入太空探索月球,也仅60年而已。

  60年后的2019年1月3日,注定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根据国家航天局消息,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环形山/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

  在中国航天史上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里,也离不开浙江力量的贡献。“鹊桥”中继星上的“光学观测相机系统”与嫦娥四号着陆器上降落相机中的光学镜头,都由浙江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求是特聘教授徐之海团队自主研发完成。

1.png

嫦娥四号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后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

  向着月球背面,前进!

  未知、纯粹、复杂,一些文艺作品中,“月球背面”被艺术得称为“月之暗面”。因为地球把月球潮汐锁定,使月球围绕地球一圈的公转周期完全等于自身转动。因此,人们在地球上抬头,永远只能看到月球被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

  那看不见的“月球背面”呢?根据此前的了解,月球背面几乎全是环形山/撞击坑,其南极-艾特肯盆地,是太阳系第二大超级陨石坑。到中国嫦娥三号时,人类已经在月球正面有过20个着陆器,然而背面却为0。要探测月球背面,比探测正面更艰难。

  中国航天选择了这条更难的路。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发射成功。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QQ浏览器截屏未命名.png

嫦娥四号探测器动力下降过程降落相机拍摄的图像。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

  “鹊桥”搭线,实现“月地对话”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或许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要把探测器送上月球背面,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三大运动定律,可以计算出太阳、地球以及月球的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嫦娥四号该以什么轨道飞向月球,绕月多久之后进行登月操作。

  然而最大的难题,是通讯。月球背面永远背对着地球,因此,当嫦娥四号登陆后,和地球之间不能直接进行无线电通信。

0064dtGily4fytarnowj1j30k00903yl.jpg

鹊桥号中继星与地球、月球的轨道关系。图源:吴伟仁等

  推进中国探月工程的航天人想出了一个办法。2018年5月份,向太空发射了一颗中继卫星“鹊桥号”作为中继站。在月球背后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附近轨道运行,负责嫦娥四号的全程通信。

  “鹊桥号”凝聚着浙江力量参与中国探月工程的心血。卫星上装载的“光学观测相机系统”便是徐之海团队的研发成果。过去两年,团队花了大量心血在一领域。徐之海介绍,系统上,搭载了两台相机,一台是天线监视相机,能监视中继星上中继天线的展开状态,这是嫦娥四号执行任务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部分;一台是双分辨率相机,可适时实现地月观测。目前,双分辨率相机正处于待命状态,主任务完成后,未来还将进行拓展成像实验。

  “这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卫星,架起了地球和月球背后的‘鹊桥’,它将首次实现月球背面和地面站之间的遥测通信,也将全程见证嫦娥四号的探测过程。”徐之海说。

3.png

 嫦娥四号着陆器拍摄的着陆点南侧月球背面图像,巡视器将朝此方向驶向月球表面。图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

  了解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自古以来,月球就被人类赋予了太多意义,寄托了太多感情。“举头望明月,地头思故乡”是诗仙对故乡的缅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苏轼对宇宙的朴素畅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对恬淡美景的倾心。

  嫦娥四号的登陆,将带领人类更加客观清晰地认识这颗星球。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了解到,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共配置包括2台国际合作载荷在内的8台有效载荷。

  着陆器上安装了地形地貌相机、降落相机、低频射电频谱仪、与德国合作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等4台载荷;巡视器上安装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和与瑞典合作的中性原子探测仪。

  其中,着陆器上降落相机中的光学镜头也是由徐之海团队自主研发完成。徐之海介绍,项目中的光学镜头延用了嫦娥三号的技术。当嫦娥四号准备降落,降落相机便会在在靠近月面的时候开机,和测月雷达共同保障探测器的降落安全,就像嫦娥四号降落状态时的“眼睛”。

  记者了解到,这些仪器将在月球背面通过就位和巡视探测,开展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研究,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研究。此外,着陆器还搭载了月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

  古时的“天上宫阙”,正慢慢揭开神秘面纱。未来,嫦娥四号将为中外科学家提供更多探索太空、认识宇宙的可能。

0064dtGily4fytarnos11j30k00a4q41.jpg

月球正面(左)和月球背面(右)看起来截然不同。图源:NASA

  【小链接】嫦娥四号任务进展

  2018年5月21日,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18年5月25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月球至地月拉格朗日2点的转移轨道。

  2018年6月14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成功实施轨道捕获控制,进入环绕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轨道的卫星。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成功软着陆。

责任编辑: 沈正玺

标签: 嫦娥四号;月球;浙江大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xw/gdxw/ycxw_zxtf/201901/W02019010383045320988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