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开展“无欠薪”宣传
浙江在线杭州1月7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冰 通讯员 陈伟)在浙江工作的农民工,总量近2300万人。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浙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成效显著。
不仅如此,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部际联席会议通报,在2017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中,浙江在全国范围内也名列前茅。
2018年,全省共立案办结工资支付类案件2402件,为2.43万名劳动者追讨工资等待遇2.37亿元,其中为1.63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等待遇1.7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各地立案查处的欠薪案件数、涉及农民工人数、涉及金额均同比下降,且降幅都在50%以上。
治欠保支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得益于浙江在深入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中,持续推出的一系列“组合拳”。
图说:劳动监察部门检查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一份“军令状”
农历新年过后,浙江将对全省第二批“浙江无欠薪”创建试点进行考核验收。
“工资拖欠问题得到有效控制”“防范处置欠薪长效机制全面落地”……一条条关于“无欠薪”的承诺组合起来,就是一份县(市、区)政府、开发区向浙江省防范和处置企业拖欠工资工作领导小组立下的“军令状”。按照军令状的约定,相关地区一旦发生国有企业、政府投资项目、交通和水利建设项目欠薪等情况,考核验收将被一票否决。
浙江企业数量多,治欠保支工作面临量大、面广、点散等难点。2017年起,浙江深入开展“浙江无欠薪”行动,“无欠薪”创建标准成为破解难题的有力武器。去年,16个首批试点的县(市、区)完成考核验收,55地成为第二批“浙江无欠薪”创建试点。按计划,浙江力争到2020年底,所有县(市、区)达到相关要求。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欠薪”并不代表完全没有欠薪案件发生,而是朝着欠薪少、欠薪小、处置快的目标迈进。为此,浙江率先探索确立了“无欠薪”县(市、区)创建的相关标准,通过一套科学合理的考核评分规则,使“无欠薪”创建结果与“平安浙江”创建、各地劳动关系和谐指数测评、促进就业资金转移支付等挂钩,成效突出的给予相应奖励,不达标或履职缺位的予以惩戒或问责。
一张“智慧网”
日前,宁波市海曙区的劳动保障监察员注意上了辖区内一家企业,上门巡查后发现该公司因经营困难拖欠员工数万元工资,后经该区人力社保、公安、法院等部门联合处置,有效维护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之所以盯上该企业,是因为当地欠薪预警信息系统发现欠薪隐患苗头,及时发出了预警信号。该系统录入的10余万条企业信息、数百万条企业数据和用工数据,会将这些数据与社保、税务、水务等欠费信息进行分析匹配,一旦发现异常会立即发出预警,并由相关单位按预先制定的处理方案,第一时间进行现场核实、处置。
一套预警信息系统,如同一张“智慧网”,将欠薪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宁波、温州、台州等多地,欠薪预警信息系统无一不发挥着重要作用。
眼下,还有一张层级更高、功能更全的“智慧网”,正在浙江全省悄然铺开,使欠薪治理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管转变——浙江正在试运行国内首个全省层面的欠薪联合预警指挥平台,探索对企业、工程项目、地区、重点行业开展欠薪监测。截至目前,平台已对接14个部门326项数据,监管174.6万家企业和9310个在建工程项目。
图说:工地入口宣传标语及农民工维权告知栏。
一纸“新合同”
身份证复印件贴在合同第一页,填好工资标准和银行卡账号……手握“新合同”,在台州市路桥区某工地当泥工的李玉明,再也不担心辛苦钱无法按时足额发放。而在工地负责人孙春阳看来,这份浙江从去年9月开始推广的新版建设领域简易劳动合同示范文本(下称“新版示范文本”),既让农民工合法权益更有保障,也能更有效地避免恶意讨薪等情况出现。
建设领域是欠薪高发领域。浙江省人力社保厅等部门专门制订这份新版示范文本,就是为了破解相关领域治欠保支难题。
“我们在前期调研走访中注意到,在各地建设领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简易劳动合同多种多样,有些合同内容明显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有些劳动合同的约定内容仅停留在纸面上,双方的合法权益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省劳动监察总队相关负责人说,新版示范文本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争议处理等6方面。这些内容都是结合法律法规、建设领域施工作业特点以及我省实际情况制订的,着重依法约定工资支付标准和支付时间。
图说:农民工工资公示栏。
一批“黑名单”
元旦前,浙江一批企业和个人因为拖欠农民工工资,被人力社保部门列入“黑名单”并在媒体上公开曝光。这些责任主体不仅面临处罚,还有在招投标、生产许可、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多方面受到联合惩戒。
对恶意欠薪等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浙江始终保持“零容忍”。公开曝光“黑名单”,只是打击和震慑手段之一。人社、经信、商务部门牵头的制造业专项治理,建设、交通、水利部门牵头的工程建设专项治理,发改部门牵头的企业欠薪失信行为专项治理。与此同时,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涉嫌犯罪的案件,浙江也继续严厉打击。据统计,去年以来,浙江各地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66起。
浙江省级层面推动欠薪治理领域不断创新的同时,各地也在积极探索防范和治理欠薪的方式方法,为成千上万农民工撑起保护伞,更加充分地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在宁波、温州等地,不少区(县、市)党政一把手带队,赴辖区工地、企业检查“无欠薪”相关工作落实情况,督促问题整改;温州市洞头区、台州市路桥区等地的建筑工地上,农民工进出工地刷脸识别、虹膜打卡,为落实实名制、准确统计工时提供了有效依据;杭州、金华、湖州等地,通过在安全帽上印制标语等形式,让“无欠薪”宣传更加深入人心,并充分发挥“一点举报投诉、全域联动受理”的指挥调度功能,为农民工提供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