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非遗文化进课堂 杭州百名小学生穿针引线织土布
2019年03月06日 19:17:3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何畅 王新雷 董庆鹏 胡昊
【摘要】 一针一线织土布,一言一行显传承。3月5日,在杭州市上城区的时代小学非遗文化课堂里,手织布工艺非遗传承人郑芬兰正在为学生们授课,从穿针引线到亲手缝制书皮、制作香囊,现场200多名学生兴致勃勃,做得非常认真。

  浙江在线杭州3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畅 王新雷 董庆鹏 胡昊)“一针一线织土布,一言一行显传承。”3月5日,在杭州市上城区的时代小学非遗文化课堂里,手织布工艺非遗传承人郑芬兰正在为学生们授课,从穿针引线到亲手缝制书皮、制作香囊,现场200多名学生兴致勃勃,做得非常认真。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实践之一,通过文教结合方式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已经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2018年12月12日,杭州就启动了“推动非遗传承,弘扬传统文化”主城区小学“非遗进校园”全覆盖活动。

  在杭州市时代小学里,手织布工艺的非遗课程已经开展了一年时间,深受学生喜爱。教室里,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制作“土布环保书皮”,六年级学生则在制作“香囊”,孩子们边学边做,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这堂课让我们深刻了解了手织布这项工艺,更让我们认识到真正能使这些东西传承下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辛,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二(3)班的章若琳说。

  目前,这项手织布工艺的非遗课堂已经走进了全国195所学校,在杭州的十多所中小学都能够看见郑芬兰团队的身影。“我希望这些非遗产品能够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让下一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郑芬兰说。

微信图片_20190306145357.jpg

在杭州市上城区时代小学里,学生们正在体验非遗文化课堂。浙江在线记者 董庆鹏 摄 

微信图片_20190306145444.jpg

在杭州市时代小学里,同学们正在制作“土布环保书皮”。浙江在线记者 董庆鹏 摄 

微信图片_20190306145508.jpg

在杭州市时代小学里,同学们正在制作“香囊”。浙江在线记者 董庆鹏 摄 

责任编辑: 金林杰

标签: 浙江;书皮;学生;织布;土布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