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嘉兴7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董洁)什么是中国的百姓鞋?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浙江省第十届微型党课大赛决赛中,来自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选手金炜给出了她的答案——布鞋。在这堂微型党课中,她讲述了关于“三双布鞋”的故事,小小的布鞋,折射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金炜手捧一等奖奖杯和荣誉证书 记者 董洁 摄
“第一双布鞋,来自100年前的夏天。”金炜在微党课中娓娓道来。
因为五四运动的爆发,28岁的青年陈望道,匆匆从日本赶回了上海。船一靠岸,他就找了间茶馆,换上了一身长衫、一双布鞋,踏上探索复兴的道路。同样穿着一双布鞋,他回到家乡义乌分水塘村,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带来了真理的味道、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布鞋,是中国的‘百姓鞋’。那时的陈望道和无数革命志士,就是穿着这样一双双‘百姓鞋’,踏平千难万险,走上了中国革命的红色道路,走进了新中国。”金炜说。
第二双布鞋的主人是时任义乌县委书记的谢高华。那时的义乌,因为贫穷,许多老百姓仍然是“打赤脚,走泥路”。谢高华穿着布鞋,走遍田间地头,认真听取人民对于改变贫苦生活的迫切呼声后,他毅然拍板,率先给市场开绿灯。
他说:“我就想为老百姓办点事,让老百姓有饭吃。”面对改革过程中扑面而来的质疑和压力,他也果断表态:“出了问题我负责,宁可不要乌纱帽,只想着对老百姓有益就好。”
“改革,就是要打破条条框框,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来。”金炜说。穿着布鞋的改革开放先锋人物谢高华,带领 “鸡毛换糖”的探路者们,走出了“敢为人先、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义乌之路。
金炜口中的第三双布鞋,现在依然穿在义乌的老党员何德兴脚上。1997年,在那个人人都追求穿皮鞋的年代,何德兴却放弃了自己的大生意,回到贫困的家乡七一村做起村支书。当时的他下定决心:要让每家每户的口袋都鼓起来。
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到了5.6万元,当年负债1万多元的贫困村,成了集体资产达8.9亿元的明星村。何德兴的身份越来越多,可他最喜欢的,是“农民的代言人”。
“进入新时代后,这位十九大代表依然穿着他的布鞋,奔走在乡村振兴的路途上,他的新目标是:不仅要让农民富起来,更让农村美起来,让城里人都羡慕我们。”金炜说,现在,基层党建已经成为七一村发展的源动力,一幅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向我们展开。在这幅画卷中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美丽村镇,七一村与丽水潘坞村的扶贫结对项目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变,更为决战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能,而这个项目就是——“七一牌布鞋”。
三双布鞋,三代人。“第一双‘布鞋’,是民族独立道路上的‘量天尺’,革命志士用它丈量了新中国的每一寸土地;第二双布鞋,是国家富强道路上的‘开山斧’,改革先锋有了它敢于开拓前行;第三双布鞋,是人民幸福道路上的‘正身镜’,让我们的党员在新时期,能够随时‘照一照’自己——有没有穿错鞋、有没有走错路。”在金炜看来,布鞋没有华丽的装饰,却蕴含着强大的精神驱动——它让我们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在这条漫长而艰辛的跑道上,布鞋精神一直都在——这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要接好前人交来的接力棒,跑出属于自己的好成绩;更要让这双布鞋,切实地落在每一代青年的心中;我们的教育,不仅要让青年能够纳好鞋底,穿对鞋子,更要为他们拂去一路前行中沾上的尘土。在一棒接一棒中,站得稳,走得正,脚踏实地,接力复兴!”金炜说。
在本次微型党课大赛中,金炜获得了一等奖。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