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安徽郎溪:溧阳客商引进来 茶香飘在“山那边”
2020年06月05日 06:52:1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朱研 王嘉楠

  浙江在线6月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朱研 王嘉楠)“以前经常需要出去打临工,一年的收入只有2、3万,现在村里面指导我把茶叶越种越好,还联系江苏的公司帮忙卖出去,我只要守好自己的茶园,去年就有6万的收入。”6月4日中午,在安徽省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天目新闻记者见到村民霍阿宝时,他在家里喂着鸡。刚从自家的12亩白茶园中回来,采摘季节过了,每天上午他都会去看看,除除草施施肥,为来年的收获做准备。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霍阿宝脸上都带着笑容,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淳朴的老人,几年前因为意外失去了大儿子,二儿子又因为先天疾病,生活无法自理。因残致贫,2014年,霍阿宝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微信图片_20200604154104.jpg

  村民们在茶园里除草施肥 朱研 摄

  下吴村,是凌笪乡最偏远的村,深入江苏腹地,坐落在伍员山西侧,山的东边就是江苏溧阳市。该村有山林面积1.5万亩,是典型的丘陵地区。

  “以前我们这些山上除了部分种植板栗和毛竹外,大多数都是荒山,荆棘遍野,蒿草丛生,村民多数选择外出打工。”下吴村党总支部书记蒋福金说,“村里没有企业,集体经济也是一穷二白,同时由于过去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当地优质农产品走不出去、卖不出好价,老百姓只能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2014年,下吴村被列入贫困村。

  穷则思变。看到山那边的江苏省溧阳的白茶产业做得风生水起,村两委一班人就带着村里有创业意愿的群众到江苏考察,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同时村两委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把那些实力雄厚,愿意到下吴来投资的江苏老板请进来,让他们来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2003年,第一个来自江苏常州的客商落户,投资1000万元将500亩荒山变成茶园,紧接着第二家、第三家……先后有11位江苏客商到下吴投资发展白茶、黄金茶,把万亩荒山变成了绿意葱茏的茶山。

  此时,原先“守着金碗要饭吃”的局面被彻底打破。在乡、村干部的大力宣传和引导下,村民们停止了观望,纷纷把自家的荒山开垦出来种植白茶、黄金茶等高档茶品种,乡、村两级积极做好服务,定期组织农技人员到村开展茶叶种植技术培训,开通电商平台,为全村白茶销售畅通线上渠道。

  目前,全村茶叶种植面积达到10820亩,占全村产业种植面积的97%,90%以上的农户都种有白茶,其中,100亩以上规模的就有15家,成为全乡唯一的一个茶产业专业村。

微信图片_20200604154100.jpg

  下吴村设立白茶生态园项目区 记者 朱研 摄

  为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2015年,下吴村利用扶贫项目,先后种植了250亩白茶,建设了下吴村白茶基地,并通过扶贫产业项目,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与江苏天目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入股合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产业扶贫基地建成后,共带动村民就业25户30人,其中贫困户8户10人。每位贫困群众在扶贫产业基地里每年都能获得1000元至6000元不等的收入。

  2019年,下吴村罗市村民组被确定为“315”品牌村建设点,并致力于打造4.0版本的美丽乡村,目前已经完成“四好”农村路、污水管网铺设、弱电入地等建设工程,日前正在进行墙立面改造和村庄绿化。“以前村里穷,想为群众办点实事总是心有余力不足,现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都能稳定增收,大家真正奔向小康生活了。”蒋福金笑着说。

  记者在霍阿宝家中看到,2019年家庭收支情况中,总收入达到了近7万5千元,除去经营支出,一家三口的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2015年,霍阿宝正式脱贫。最近,他正打算给自家的茶园铺上水管,“接上水管以后,平时的浇水养护就更方便了。”说着,他搬出小板凳,坐下和妻子一起包装起了茶叶,霍阿宝告诉记者,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形容不出生活上的变化,但从他的脸上可以看出,幸福的生活已经来了。

责任编辑: 汪江军

标签: 江苏;白茶;集体经济;长三角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