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
为呼应这一主题,浙江在线新闻网站携手省环保厅和省环保联合会,从政府部门推进“百日环保执法行动”和环保社会组织参与环境治理两方面入手,推出“全民守护美丽浙江”特别报道,呼吁全民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
“绿色浙江”组织“吾水共治”圆桌会
浙江在线杭州6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鹏 制图/朱婧 首席编辑/赵洁)又到“世界环境日”,粗算一下,这已经是忻皓从事环保社会组织活动后的第16个环境日了。这期间,他担任秘书长的“绿色浙江”环保组织也从零开始,逐渐成长为当下浙江省内专职人员最多的环保社会组织,
忻皓和“绿色浙江”是浙江省环保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浙江的环保社会组织发展很快,在宣传教育、环境监督、环境决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它们的发展也面临着人才和资金方面的一些短板。
起底:浙江环保社会组织数量两年“翻一番”
50%以上属于草根性质
环境行政管理部门是环境保护最得力、最有力的保证。但是,只靠行政执法又是不够的。要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必须突出、强调公众参与。
国家环保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尤其在2014年5月和2015年7月,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在许多方面为环保社会组织工作提供了条件、指出了方向、给出了参考依据。
在浙江,省环保厅也分别在2014年和今年,两次举行全省环保社会组织对话会,都有环保厅主要领导参加。
与此同时,浙江的环保社会力量也在壮大。一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两年时间内,在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的浙江环保社会组织已经从60家左右增加为超过120家,从数量上“翻了一番”,还有一些实际运作但没有注册登记的。
浙江省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虞伟还提到,浙江有80多所高校,有88万左右的在校大学生,几乎每一所高校都有一个环保协会。
目前,在浙江的环保社会组织中,个人或企业发起的草根性质环保组织在数量上占了50%以上,如绿色浙江、温州绿眼睛、金华绿色之友等。其它类型还有环保部门或团委下属环保志愿者组织、大学生环保社团、行业协会、环境科学学会、国际NGO和环保类基金会等。
环保组织的影响力也在增加,尤其是2013年初民众“邀请环保局长下河游泳”事件更是开启了“全民环保”的大幕。也正是这一年开始,浙江全面吹响“五水共治”的号角。
短板:专职人员少,经费来源少,整体水平不高
参与环境事务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浙江省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虞伟向记者介绍,在当下的环境治理中,环保社会组织主要在开展宣传教育、参与环境决策、开展环境监督和环境公益诉讼等四个方面发挥作用。
“很多环境问题的曝光,都是从环保组织举报开始的。这里头,有些是这些组织直接向环保部门举报或者给媒体提供新闻线索曝光的,有些是用项目来推进的,比如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赞助的清源行动”,虞伟说。
不过,这些组织在环境治理方面发挥的作用还远远不够。在今年5月9日举行的浙江环保社会组织对话会上,浙江省环保厅厅长方敏就指出,“当前我省环保社会组织发展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影响力大、实力强的环保社会组织不多,参与环境事务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具体来说,现在浙江环保社会组织的工作大多集中在环境宣传教育、违法排污监督举报和环境执法监督方面,涉及面还不够广、深度也还不够。像环境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供给不足。
再就这些组织自身发展而言,也普遍面临着专职人员少,经费来源少等问题。
“绿色浙江”秘书长忻皓也向记者坦言,很多时候,他们只能被动地等着政府部门推出扶持项目,然后再去争取。另外,虽然相对省内的兄弟组织,他们的专职人员是最多的,可“没有几个是环保专业毕业的。缺乏专业才人就意味着自身很难向社会提供专业的环保服务”。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苗青分析称,环保社会组织属于“既不是政府也不是企业”的第三种形态,政府有财政收入,企业有生产和销售收入,可它没有。另外,相对国外有民众、企业、基金会等源源不断提供经费和支持的同类组织,我们的环保社会组织“收入不稳定,举办活动时往往捉襟见肘”。
另外,他还表示,当前浙江的环保社会组织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能力仍待提升,“很多活动都是冲动型的,缺乏一个整体战略,导致行动的影响很短”。
破局:说到底,人才是根本
专职专业化今后是发展方向
面对短板,如何破局?
忻皓说,这16年来,他们实际上经历了3次“创业期”。他强调,自己之所以提“创业期”而不是“发展期”,就是因为每次变革几乎都是“推倒重来”。
他也坦言,去年8月开始第三次创业之前,“很多时候,我们也不知道自己核心的服务和产品到底是什么。遇到一些企业家时,从环境监督具体到污染举报,聊得也很好,但是合作起来却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于是,他们在组织内部开展了“大讨论”,确定了今后要打造的核心服务和产品,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有了较为清晰的认知,那就是“核心产品、专业人员和市场意识”。
这个想法与浙江省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虞伟不谋而合,在他看来“公益环保组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摒弃偶尔‘学一下雷锋,做一下好事’的旧观念,朝着专职专业化方向长期发展。
虞伟表示,现在已经有了不少基金会,比如浙江的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就是专门针对环保领域资助的,可基金会往往对环保组织的项目有比较高的要求,“很多环保组织的能力实际上达不到这个要求,表面看是缺资金,说到底还是缺人才。如果组织的人员,既有环保专业背景又有实干精神还懂市场,那么争取项目和资金就不会太困难”。
实际上,在北京注册的公益环境研究机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这方面就很成功,它们长期开发并运行中国水污染地图和中国空气污染地图两个数据库,在国内环境治理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目前受到爱佑慈善基金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等长期支持。
此外,政府和社会也应当为环保社会组织的发展的创造环境。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苗青认为,目前浙江已经涌现出一部分优秀的环保社会组织,“我们应当引导它们先发展起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另外,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浙商企业家,相对兄弟省市,在环保社会组织发展上有比较好的土壤。苗青认为,现在企业家们做公益活动大都是“捐款型”,政府部门应当引导它们去专注于一些环保类公益活动。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