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最新突发 正文
记者探访城中村改造的温州实践
不让历史问题继续遗留 温州打造“三改一拆”升级版
2016年06月08日 10:43:24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张冰
【摘要】 2015年下半年开始,温州延续“三改一拆”的强大声势和力度,抓住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掀起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热潮,努力打造“三改一拆”升级版。近日,浙江在线记者实地探访温州,了解当地城中村改造背后的故事。

QQ图片20160608103512.jpg  

  瓯海潘桥街道林桥头村,很多民房已被贴上封条。(航拍由瓯海区新闻中心提供)

  浙江在线温州6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张冰 通讯员/张灼晖 编辑/汪江军)最后一户征迁户在截止日期签约,温州市瓯海区潘桥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陈克义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和同事为了高铁新城区块462户的征迁工作,没日没夜地忙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2015年下半年开始,温州继续深化“三改一拆”力度,抓住国家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机遇,掀起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的热潮,努力打造“三改一拆”升级版。近日,浙江在线记者实地探访温州,了解当地城中村改造背后的故事。

  一边高楼林立 一边旧村遍布

  走进潘桥街道林桥头村,不少民房已被贴上封条。村内大部分房子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盖的。温州火车南站和村子只相隔了一条铁路,对面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与村里矮小破旧的住宅形成鲜明对比。“我们这边是‘非洲’,人家那边是‘欧洲’。”村民们带着自嘲的语气形容当前现状。

  即便在温州市中心,同样存在类似林桥头村与对面火车站那样的差距。鹿城区上田张宅自然村,离温州市政府最近的城中村,在去年整村改造前,311户居民每天面对着破旧的街区。十多年来,村民们眼看着周边其他村子都完成了城中村改造,但本村却迟迟不见动静。即便有工作组进驻,也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改造计划无法推行。

  据统计,温州市区的城中村量大面广,其中街道所辖376个行政村,涉及常住人口约197万人。在过去一二十年,温州城市建设速度很快,但由于城市建设历史欠账多,城中村改造工作起步较晚,导致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旧村遍布的情况大量存在。

  “星罗棋布的城中村形成大量城与村的夹层结构,这些区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套不全,违法建设突出,低小散企业集聚。”分管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多年,瓯海区副区长潘小林深知城中村给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哪些难题。

  新一轮城中村改造 新一次发展机遇

  2015年7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实施新一轮市区城中村改造行动。温州计划从2016年开始的3年内完成80个行政村的整村签约,5年内完成旧房拆除并开工建设安置房项目,统筹做好征地拆迁、土地储备和出让工作,规范有序实施推进。

  怎样才能不让这些城中村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历史问题继续遗留,温州各级党委和政府着实费了一番心思。将城中村改造这项工作作为地方党委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列入当前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出台激励扶持政策,加大力度予以推进。政策、考核这样的“指挥棒”作用不言而喻。“市里给各区下达的任务中,城中村改造工作考核权重最重。”温州市住建委住房保障中心主任金涛说,从温州市级层面到下属各区再到各自下辖的街道办事处,对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然而,城中村改造工作只有“重视”二字还远远不够,分析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的由头也不可或缺。此前,温州城中村改造很少是整村、整片推进,导致碎片化问题十分突出。采访中,还有人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温州城中村改造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负担很重,如果把征迁成本平均到每户,这个数字是150万到200万元。

  据了解,针对此前的城中村碎片化问题,温州本轮城中村改造强调统一规划、整村改造,转变原来的“拆迁跟着项目走”为“项目跟着拆迁走”,“碎片化改造”为“整村联片改造”。

  6月7日,记者来到鹿城区上田村张宅,这里安置房项目已经开始桩基施工,绝大部分旧房子都已被拆除。通过去年近5个月攻坚,这里的城中村改造在搁置10多年后终于实现。同样是因为整村改造,龙湾区朱垟村从动员到动迁,仅用时2个月实现了100%的整村签约。

  而面对城中村改造的资金难题,国家对棚户区改造的政策支持绝对是难得的机遇,仅瓯海区景山街道净水社区保障性安居工程等5个项目就成功争取国开行棚户区改造专项贷款30.05亿。

  温州将市区2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统一打包汇总成温州市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棚改专项贷款98亿元,贷款周期为25年,现已获批。同时,还与农发行达成了专项贷款合作意向,目前,各县(市、区)共有12个项目在申报对接中,其中,永嘉县的“三江13号、14号地块”2个项目已获批,贷款额度11.2亿。

QQ图片20160608103527.jpg

三垟湿地公园按照规划,湿地范围内共有9个村子需要整村搬迁。(航拍由瓯海区新闻中心提供)

  人性化的居民安置 阳光下的公平征迁

  6月5日,星期日,农历五月初一。三垟街道的干部没有像平常周末那样上门了解群众需求,而是选择开会讨论城中村改造下一步工作。副主任叶淑东没有讲太多自己的工作,她告诉记者:湿地公园周边群众“为了全温州人的湿地公园”做了很大的牺牲。

  三垟湿地公园是温州三大亮点区块之一。按照规划,湿地范围内共有9个村子需要整村搬迁,腾出来的土地全部用于打造湿地公园,距离三垟湿地最近的丹东、沙河自然位列其中。如今,很多人早已腾空房子离开,60岁的陈大伯依然留在沙河村。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医生,征迁工作开始后,街道把他的卫生室搬到了村里的征迁现场指挥部,因为这里还有一批需要安置的老人。

  将心比心,街道办充分理解村民“故土难离”的感受,从很多细节方面制定了人性化方案,村民也开始逐渐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工作。

  “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对这里有感情的。我们也知道市里的总体规划,工作组也给我们讲了很多政策。”陈大伯说,尽管故土难离,但大部分村里人还是理解了政府工作,签约、腾空房屋,为湿地公园的发展让路。

  三垟街道采取的一些措施,记者在温州其他地区也听到了类似的做法。例如,三垟街道正在为需要临时安置的老人建设周转房;潘桥街道为需要搬迁的老人规划了50多套临时周转房,施工队即将进场。

  而入户讲解征迁政策,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让所有涉及征迁的老百姓都能享受到最大优惠,是每个征迁工作小组成员都提到的话题。在南汇街道,有村民提到征迁“不合算”,街道干部总会帮他们分析:一边是现在每年收取不多的租金,居住环境很差;一边是新房周边配套设施完善施,房子价值大幅提升,长远利益比眼前利益“更合算”。

  “我们给村民算了一笔账,如果错过提前入户评估、提前腾空、提前签约等多项奖励,累计每平方米会损失1300元的奖励。”每到一户人家,潘桥街道工作人员都会送去一本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方案,站在被征迁者的角度帮他们算好经济账。既让村民们充分了解补偿方案,也让村民们明白:城中村改造,政府的政策是一碗水端平。

  再掀新热潮 打造“三改一拆”升级版

  政府为城中村改造所做的一切,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三垟街道工作人员章双张说,一开始去做工作,村民连门都不让进,现在村民看到他们,都会主动打招呼。林桥头的柯大伯说,住在征迁指挥部对面,经常能看到征迁组晚上还在加班干活。

  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为温州加快城中村改造奠定了坚实基础。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温州市区列入第一批攻坚任务的16个行政村(区块)目前已全部达到整村95%以上签约比例的要求,其中有10个行政村(区块)完成了整村签约。截至6月3日,列入第二批攻坚任务的33个行政村(区块)累计签约2148户、旧房腾空795户、旧房拆除386户。

  温州掀起的新一轮城中村改造热潮也加速了“三改一拆”工作的全面推进。据了解,当地以城中村改造为重点,联动推进旧厂房、旧市场、旧住宅区的搬迁改造,今年1—5月,温州市实施“三改”850.25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47.18%,其中旧住宅区改造(含整治)233.89万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含整治)413.45万平方米、旧厂区改造 202.90万平方米;拆违506.75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年度任务的46.06%;拆后土地利用面积111.16万平方米。

责任编辑: 汪江军

标签: 温州;三改一拆;样板;林桥头村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60851671874871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