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细数浙江各大博物馆的稀世珍宝 诉说先人智慧闪耀文明之光
2017年05月19日 05:15:53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俞吉吉
【摘要】 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浙江在线汇集这些“镇馆之宝”做一次跨越数千年的历史展示。以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编者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博物馆中大量文物的背后是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文物“活”起来,将其内在的精神传承下去才有意义。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浙江在线汇集这些“镇馆之宝”做一次跨越数千年的历史展示。以期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赵孟頫《行书吴兴赋卷》(浙博)

  见证历史:山水合璧 彩凤重鸣

  文物是有记忆的,它是一种物化的文化,凝聚着古人的审美情趣,记录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一页杭州,一页台北。600多年前,元代画家黄公望结庐富春江畔,绘就了传世杰作《富春山居图》。流传至今,《富春山居图》承载太多悲欢离合。

zjrb2017051900011v02b007.jpg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浙博)

  黄公望一生画了许多画,流传至今的有《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快雪时晴图》《富春大岭图》《九峰雪霁图》《江山胜览图》《秋山幽居图》《两岩仙观图》等,代表元代山水画变革时期的新面貌。其中《富春山居图》尤为人们称道,与王羲之的《兰亭序》一样,被誉为“圣而神”之作。

  那是2011年5月18日,人们目送浙江省博物馆珍藏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第一次远行,与各地馆藏的明清画家沈周、王原祁等11件临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作品一起,共赴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361年离散,今朝合璧——2011年6月1日上午,浙江省博物馆藏《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在台北首尾相连,山水合璧。

  还有一张绝世唐琴,曾奏响盛唐古韵,目睹一段发生在清末民初的高山流水觅知音的往事。它制于大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地位,是几代琴界高人苦苦追寻的绝品。它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彩凤鸣岐”。

zjrb2017051900011v02b002.jpg

唐琴彩凤鸣岐(浙博)

  它几经流传,一度失踪又失而复得。1920年仲春,一阵疏落的琴声,一曲《平沙落雁》,让两个爱琴之人,前清的镇国将军爱新觉罗·毓朗和“民国古琴第一人”杨宗稷相遇。一曲抚毕,毓朗与杨宗稷谈起20多年前家中流散名琴的往事。巧的是,杨宗稷所弹之琴正是那张失散多年的名琴。有感于时运造化之难料,杨宗稷在“彩凤鸣岐”的琴背上刻下了这一段故事,至今仍字字清晰。

  “彩凤鸣岐”曾沉默了半个世纪。一直到2008年,省博物馆邀请海内名家录制古琴唱片,再一次奏响了这张历经1300年岁月的古琴。两年后的2010年,一场以“凤凰和鸣”为主题的古琴演奏会在省音乐厅举行,14位海内外古琴名师再次奏响千年唐琴“彩凤鸣岐”和“来凰”。

  今天,只要走进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三层的“非凡的心声——非物质文化中的古琴艺术”展厅,拿起展厅内的耳机,轻点屏幕,或点开浙博官网的琴音欣赏板块,穿越千年的悠悠琴声马上会在你的耳畔响起。

  解读历史:先人智慧 文化基因

  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文物的身上蕴藏着先人智慧、文化之光。

  一件精品青瓷罍,因为琢刻于器身上的一个字而与众不同,举世无双。东汉末至三国时期的四系印纹青瓷罍是湖州博物馆“镇馆之宝”,它的肩部有一个隶书的“茶”字,与现在的“茶”字几乎一模一样。

zjrb2017051900011v02b006.jpg

东汉末至三国“茶”字青瓷罍(湖州博物馆)

  这是首次发现有“茶”字铭文的贮存器物,创造了新的历史。

  “茶之始,其字为荼。”一般认为“茶”字在唐代中期,尤其是陆羽《茶经》问世之后,才被广泛使用。瓷器用字基本都是当时的通用字,否则工匠们会感到生疏或费解,这些都可以说明至少在三国时“茶”字已经在本地区通用,为“茶”字的起源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实物佐证,也是“茶”字变迁的一次新的解读。

  未解之谜,匪夷所思,闪耀神秘之光。有些文物常被冠以“逆天”的名号,因为它们有着连今人的技术都无法企及的工艺高度。杭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距今2500年前的战国水晶杯便是其中之一。

  虽深埋土中2000多年,但你走进杭州博物馆南馆“最忆是杭州”常设展,透过玻璃展柜,在灯光的照射下,眼前的水晶杯仍晶莹剔透、泛着淡雅的光。

zjrb2017051900011v02b004.jpg

战国水晶杯(杭州市博物馆)

  很难想象,它是用整块优质天然水晶制成。那么,战国时期已经有水晶制品了么?古代工匠能够制造出工艺如此之高的水晶制品吗?如此高纯度的水晶材料目前在国内几乎找不到,那么,生产力低下、科技并不发达的战国时期,当时的人们是怎么取材的?此外,水晶硬度高,又很脆,杯子中间的芯子怎么取出来,杯子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外壁、内壁和底部都非常光洁,抛光技术极其高超,现在都很难达到,古代工匠又是如何达到的?

  这是未解的问号,也是对历史的发问。

  事实上,这件“逆天”的水晶杯也是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属国宝级文物,也是2002年国家文物局公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64件珍贵文物之一。

  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晶杯,2002年杭州博物馆开馆的时候,博物馆曾尝试让玻璃厂制作人造水晶复制品。遗憾的是,经过努力,几家玻璃厂都以“做不出来”回绝了。

CshKGFkdxRyASXlaAAE5I6JkREs969.jpg

南宋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  (中国丝绸博物馆)

  开创历史:曾经璀璨 今又流芳

  珍贵文物,或汇聚古代匠人的工艺之美,或在长长的岁月里深埋于地下。如今,穿越时间的尘埃,它们重又闪亮,让我们惊艳不已。

  浩渺湘湖,竟是海之陈迹;浪潮退去,一段远古文明的华彩乐章就此沉寂,不经意间,又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重现华章。

  这是一次庞大的考古发掘,也是考古史上一段为人称道的传奇。

  1990年6月,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萧山分校一位名叫郑苗的学生,在湘湖边拣到了文物,萧山文管办工作人员接报后前往了解情况。次日,他们在湘湖边的杭州砖瓦厂以西500米处,发现了大量的黑陶片、兽骨、鹿角、木器残件等文物,于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历史深处渐渐浮出。

  从1990年至2002年,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几经考证,最后被命名为跨湖桥文化,距今8000年,将浙江文明史从河姆渡文化的距今7000年向前推进了1000年。

zjrb2017051900011v02b021.jpg

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内的独木舟。浙江在线记者 魏志阳 摄

  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中华第一舟”,正是跨湖桥文化的产物。出土于2002年第三次考古发掘的它,如今安睡于距离湖面6.5米下的湘湖中,在原址原建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博物馆水下遗址保护厅,它躺在一间恒温恒湿的玻璃房内,常年浸泡着药水,接受24小时精密仪器的监测。展厅里的水可以排出去,展厅外的湖水进不来。这,也是从2003年起就开始的一项水下遗址原址保护工程,史无前例。

  跨湖桥文化使萧山拥有8000年的人文历史底蕴,更证明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除了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跨湖桥文化的出土文物同样也创造了“十个之最”: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世界上最早的漆弓、世界上最早的草药罐……

  今天展示的这些“镇馆之宝”,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历史的讲述者:一张画,实现了一次跨越海峡的合璧;一张琴,牵出一段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一个字,让一段历史的变迁有了新的解读;一只杯,让我们对古人谜一般的技艺浮想联翩;一只独木舟,见证了远古先人的创造,开启了新的历史篇章。

  历史的长河仍在奔流向前,文明之光闪耀不息,当我们折服于古人的鬼斧神工时,也在感叹正在逐渐消亡的民间技艺;当我们为悠久的历史文化倍感自豪时,也会为遭破坏的文物痛心疾首。“镇馆之宝”,追溯过去的辉煌,也让我们反思现在,畅想未来,它的故事仍将继续。

CshKGFkdxRyAd_UpAAlPDFo_5jo610.jpg

万工轿(浙博)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琮(浙博)

CshKGFkdxRyAErrYAAK2kTi7rGI650.jpg

唐越窑青釉褐彩云纹带盖瓷熏炉   (临安市博物馆)


责任编辑: 沈正玺

标签: 博物馆;镇馆之宝;文物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