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总书记会见的英模集体中有他 这个公安局为啥这么牛
2017年05月19日 19:00:0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浙江在线5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5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会见了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其中,就有义乌市公安局。

  最近义乌市公安局还受到公安部表彰,被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局”称号。今天,浙江日报头版刊文,介绍了义乌市公安局的许多经验。义乌市公安局为啥这么牛?“政已阅”公号转载这篇文章,小伙伴们一探究竟吧!

  下面是全文:

  这里看得见各种肤色,听得到各国语言;在这里可以全球买,也可以全球卖;这里是让“鸡毛飞上天”的义乌,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点。作为全球经贸的交汇点,这座浙中小城也面临前所未有的社会治安考验。

  如何一手抓经济报表,一手抓平安报表?近年来,义乌市公安局不断深化改革,维护社会平安,让义乌“金盾”成为新丝路上一张出彩的名片。

  云上公安,警务有智慧

  1105平方公里的市域范围内,本地户籍人口77.6万,外来人口在册数超130万。仅去年,出入义乌的境外人员就多达48万人次。

  串联起这组“大数据”的是义乌繁荣的商贸经济,面对体量庞大的“线上”“线下”市场,只靠“汗水警务”,显然难以全方位守护。义乌的选择是,让公安步入“云端”,让警务充满智慧。

繁荣的商业背后,有警察们的汗水。

  温州人刘女士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箱包生意多年,日前她接到一名印度籍外商下的订单。

  不久,她就接到义乌市公安局经侦大队民警的电话,建议立刻取消订单。

  原来,此前有多名商户通过义乌市经济案事件预警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填报信息,咨询该外商和企业的情况。警方6次上门进行核查,认定其有较大的骗货嫌疑。最终18名涉事商户全部取消订单,挽回损失近80万元。

  这个集合了国际贸易综合服务、国际贸易风险预警、国际贸易信用评价的综合性网上预警平台,实现了风险从被动应对处置向主动预测预警预防转变,也是义乌公安实施省公安厅“云上公安、智能防控”第一战略的生动实践。上线至今,已成功防范处置了105起市场重特大合同诈骗案件,为市场经营户挽回损失2.16亿元。

图为义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

  智慧警务的光芒在义乌随处可见。走进义乌市公安局指挥中心,60多平方米的高清显示屏上,全市近8000个治安监控探头传回的实时影像不时在记者眼前闪现,每一个执勤人员就是一个移动的“鹰眼”,采集到的基础数据与30多个所队联勤指挥分中心共享。借助地理信息系统,一旦发生重要警情,这颗“最强大脑”可随时介入可视化指挥。而比监控更具智慧的人脸识别系统已在各交通枢纽和国际商贸城投入使用。

  未来三年,义乌还将新建1万个高清视频监控,全面推广车辆智能识别系统,优化智能门禁系统平台,重点开发“发案热力图”……

  去年,义乌全市侵财警情同比下降20%,刑事打击数同比上升了31%。

  便民贴心,老外也点赞

  开放包容是义乌的特质和态度。往来流动的人群中,一座城市的温暖,常见于细节,比如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次便捷的服务。

  今年5月初,利比亚商人Ahmad决定来义乌“淘金”,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入境我国的外国人在旅馆以外的其他住所居住或者住宿的,应当在24小时内向居住地的公安机关办理住宿登记。

  让他高兴的是,在义乌的小伙伴告诉他,来义乌可以不用一趟趟往公安窗口跑,在手机上就能完成登记。这得益于去年义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专门开发的“境外人员微信登记系统”。Ahmad在朋友的指导下,打开“义乌公安”微信公众号,选择掌上警务外国人登记栏目,将自己的姓名、护照、住址等信息填报上传,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申报。第二天,民警上门服务,对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实在太方便了!”Ahmad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竖起了大拇指。

  同时,针对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义乌公安还开发了流动人口微信登记申报功能。据了解,自微信登记申报功能开通以来,义乌流动人口微信登记申报数累计达47万,占总量的53%;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有18312人,占总量的70%。

  中国人常说来者皆是客,义乌公安推出的一项项贴心又便民的服务让客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去年7月,义乌首度推出外籍商友卡。来自塞内加尔的商人苏拉是第一批申领到外籍商友卡的外商。说起这张小小的卡片,苏拉赞不绝口,“以前我们出门总要随身携带护照,办事的流程也比本地居民复杂,现在有了这张卡,感觉自己就是义乌人。”

在义乌的外商展示商友卡。

  外籍商友卡在义乌具有与护照类似的身份证明功能,可用于支付公共服务消费,在基本养老、医疗、子女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也享受与义乌市民同等待遇,免去了外商拿着护照到处跑的麻烦。外籍商友卡推出半年多,办理数超过1万张,基本覆盖常驻外商人群。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寓管理于服务的“良策”,培育引导外国人“知中国法、守中国法”。

  便民贴心的服务,“点赞”的可不止老外。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启动以来,义乌公安不断推进自身改革,推出多项举措:协调交警、高速、火车站交通处罚与行政执法窗口一体化;优化内部流程,17项户政事项有15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窗口365天无休服务……

  改革创新,收获安全感

  夜幕降临,来自巴基斯坦的小伙儿“阿酷”来到义乌稠城派出所,熟练地套上治安巡逻红袖章,和民警一道开始沿路巡逻。“您好,麻烦出示下您的护照,或者外籍商友卡”,“阿酷”的业务看起来很娴熟,他是当地“洋协管队”的一员。

  在义乌市稠城派出所的辖区内,常住着来自数十个国家的3000多名境外人员,这里的宾王社区也被叫做“联合国社区”,语言不通、文化不同、风俗各异,给当地社会管理带来了难题。

义乌民警列队巡逻。

  为此,辖区派出所成立了由20多名在义乌经商的外国人组成的“洋协管队”,为治安管理提供有益补充,既节省了警力,也让客商倍感亲近。不少队员还和派出所民警成了“铁哥们”,发现异常情况立刻上报。

  组建“洋协管队”,创新发展新时期“枫桥经验”,是近年来义乌公安面对日益庞大的人流、车流、物流和复杂的治安情况,不断激活创新“基因”,补齐短板的缩影之一。

  今年年初,义乌公安启动实施辅警待遇“一岗一议”的年薪制,待遇和能力挂钩,刑侦大队辅警、“痕迹专家”蒋燕成为第一批受益者。10万元年薪,这是对当了近20年辅警的蒋燕工作的肯定。义乌市委常委、公安局长詹肖冰对记者说:“辅警也是警,是义乌警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警队不可缺少的一支力量。从优待警,就是要民警辅警一视同仁。”

  这项温暖的制度激励着义乌全市4000余名辅警。辅警待遇好一点——这是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省公安厅长徐加爱提出的一个“小目标”,而义乌无疑走在了前列。

  种种创新举措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提升群众获得感。据统计,去年义乌群众的安全感从97%上升到98.75%。

  今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在“一带一路”建设这条充满机遇和活力的路径上,有义乌公安的默默坚守和付出,他们是参与者更是守望者。


责任编辑: 冯一伦

标签: 英模集体;公安局;义乌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51968202948464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