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宁波骄阳似火,地铁轨道上的温度更是高达42.9℃,一块包装完好的巧克力放在铁轨上,不到10分钟就全部融化。每天这个时候,轨道工却要顶着烈日,“全副武装”细细查看区间内的每一米钢轨,碰上细小的紧固件,他们要摘掉手套,用手去感知松紧度。
□通讯员张晓庆记者薛曹盛摄影张培坚
烈日下铁轨温度高达42.9℃
昨天早上7点,阳光火力全开,在黄隘车辆段基地,39岁的翁华就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他是宁波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维修工程部工务二中心轨道工班轨道工长,以前在铁路上检修轨道,现在服务宁波地铁。这一行,他已经做了20多年。
轨道维修工,光2号线一期就有23人,每一个工班,需要13人左右的团队,各有分工。白天他们整治道岔,每个人步行2公里左右,对每一米的钢轨进行检查;到了夜间,他们需要在正线(已经运营的1号线、2号线一期线路,区别于车辆段)检查轨道,一晚上要步行9公里左右。“我们只能在地铁列车运行的空窗期进行施工,不能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营。”
轨道交通运营公司维修工程部轨道工程师陈路明说,轨道的日常维护主要集中在三个时段,上午7点至9点,10点至12点,下午4点至6点。虽然已经避开了最热的时段,但中间这个时段是一天中最辛苦的。而夜间的正线检查,则从23点持续到凌晨两三点。
昨天,骄阳似火,轨道上的数字钢轨测温计上显示42.9℃。记者试着用手去摸铁轨,滚烫滚烫,手不自觉就缩回来了。
轨道工还要用手摸每个紧固件
这个温度到底有多少威力?
记者从包里掏出一块包装完好的德芙巧克力,放置在轨道上。3分钟左右,巧克力就软了。10分钟过去,巧克力已经全部融化。
但面对这样火辣辣的作业环境,这些轨道维修工却一个个“全副武装”,头戴安全帽,身穿长袖T恤,穿着厚重的绝缘鞋。铁轨上的零件,他们需要挨个用手检查松紧。碰到小的紧固件,就需要摘下手套直接用手去摸,有时一个不小心还会烫伤手指。
“基本上几公里走下来,裤子就全湿透了,衣服上很快就会有白花花的盐渍。”
“没办法,要全副武装起来,不然会被轨道烫伤,顶着太阳,皮肤同样会晒伤。”
“这是上周晒伤的,每年夏天,总会留下点‘纪念品’。”年轻的轨道工给记者看晒伤的皮肤,脖颈处黑一块红一块,有些皮肤已经脱了一层皮。
这些晒伤的皮肤,在他们看来,更像是劳动的“纪念章”。
高温暴晒没事都能憋出一身汗
每向前走一步,他们都要停下脚步用轨道检测仪和道尺来测量轨道尺寸,看轨距是否合理。
现场,25岁的李本强正在测量钢轨。弯腰测量,起身,再弯腰,一天下来光弯腰动作就要做上五六百次。
“每一段钢轨都要测量,尤其是在夏季,温度太高,轨道容易热膨胀,检查就要更细致了。刚开始做的时候,一趟下来,腰都直不起来了,现在身体已经适应这样的节奏了。”
轨道维护中,最辛苦算是碎石捣固和抬高卧轨。没一会儿工夫,施工人员的额头上全是细密的汗珠,T恤衫的背后更是湿了一大片。
“地铁列车每天在轨道上跑,时间一久,轨道就会出现沉降,尤其是这碎石轨道,沉降不均,高低不平就会影响列车的安全行驶。”现场,记者看到,四五名工人手持捣固机拼命往碎石堆砸,通过震动捣实让碎石下沉,将钢轨抬高,轨道两侧滚落的碎石还得一一铲起,堆成梯形状。
高温暴晒,加上耳边震耳欲聋的作业声。用他们的话说,没事都能憋出一身汗。
皮肤晒伤或中暑已成家常便饭
翁华说,有些小伙子刚来的时候白白净净,一个夏天过去就成了“黑炭”。“基本上每个人都晒伤过,脖子的地方晒到脱皮,慢慢地就习惯了。”
这么热的天在室外维修轨道,会不会中暑?记者抛出的这个问题,遭到了“冷场”。
“中暑,在我们这里很正常,每年夏天,基本上大家都要中招。公司提前给我们准备了藿香正气水,感觉不舒服了就喝一瓶。”小伙子说,上周,他就中暑过,休息会儿就好了。
平日里,工班成员还经常相约乘地铁,感受车子的噪音和晃动,判断哪些是异常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并根据相关作业标准判断轨道高低、方向等是否良好。
这个轨道工团队有13人,除了翁华,其余清一色都是“90后”,有些刚从订单班毕业。
“做这一行很辛苦,夏天热得脱皮,冬天冷得直哆嗦。有些年轻人吃不消,干了一段时间就离开了。”他说,轨道工的流动性比较频繁,基本上每年都会走几个人,但留下来的都是肯吃苦的男子汉。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