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9月1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袁华明 见习记者 张超)信用作为一项资本,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社会生活中,信用分现在大家都知道,还有芝麻信用分,好多新的名词出现,信用消费、信用租赁、信用借还、信用社交等等词语在媒体新闻中频频出现,人们可以在衣、食、住、行、娱、购、游等等各个方面利用自己的信用资本获得便利。
面对互联网时代的信用,如何发挥更好作用。在今天举行的2017新莫干山会议上,信用话题也引起了与会人士的关注。以信用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正在不断推进着生产技术革新,这些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新事物、新机制的出现已经超出了现有的社会治理模式能够覆盖的范围,信用运用渠道急需拓展,社会治理机制亟待创新。
北京国合信用研究院院长杨玉英女士说,社会信用体系还可以促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在信用时代,以信用记录作为对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管理的数据基础,能够让信用与所有生产生活直接相关,通过运用到数据对公民、企业、社会组织等的信用信息进行常态化归集,根据评级模型进行量化,依据评级建立奖惩机制,实现社会治理高效化、精细化,将失信、守信信息公开共享,能够产生“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联动效应,实现自我管理的社会治理方式创新。
大数据征信话题是不少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石勇教授说,大数据是数字生成时代的新型战略资源,是驱动创新的重要因素,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一定的。“比如说统一交换平台,现在征信还没有一个统一交换平台。”
“这种系统能够在社会这边怎么用,用到什么程度,是我们要探讨的。是不是我们要靠这种数学手段去管理一个人,这也成为我们一个比较广泛的问题,这里面涉及到法律、道德、社会治理的经验、政府职能统统在里面。所以不管怎么样,如果从大数据的角度技术上来讲,高度的管理融合,肯定是成为征信系统建设的一种重要基础。技术来讲大数据可以支持建立这种征信系统。至于征信社会怎么建,如何建?建到什么程度最好?这是需要大家探讨的,政府也需要深刻的了解才行。”石勇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