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七问王坚:为什么城市大脑是杭州献给世界的礼物?
2018年09月25日 19:52:11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俞熙娜 张留

  浙江在线9月25日讯(记者 俞熙娜 张留)杭州又向世界讲述了一个新故事——在刚刚结束的云栖大会上,“城市大脑”在其发源地云栖小镇再次发布交通2.0版。这意味着,同一时刻奔跑在全城大街小巷的20多万辆机动车,都处在实时、精准调度下。看似不起眼,却是全世界任何城市都没有完成过的“壮举”。

  而在发布会当晚,杭州市委主要领导又召集了一个“闭门会议”,数据局、交警、城管、安监等十几个部门的负责人悉数到场,会议主题就是“如何加快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城市大脑,2016年诞生于杭州的这个新名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迄今为止已有76位地市级市长到访,包括部分国外政要。

  它对城市而言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说它是杭州献给世界的礼物?近日,记者专访了“城市大脑”的提出者和实践者——云栖小镇名誉镇长、阿里巴巴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坚。

  谈重要意义:“城市大脑”是数字时代的“基础设施”

  一问:“城市大脑”对当下城市发展究竟意味着什么?

  王坚:城市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在上千年的演进中,人们慢慢修建了道路、电网、地铁……这些基础设施,是维系一个城市运行的关键。

  如今,世界正步入“数字经济”时代,但有多少人考虑过,现在这些基础设施,能不能支撑一座城市的数字化发展?

  今天,我们的城市很大,动辄上千万人口,然而却没有一个技术系统,来管理和调度城市所有的资源。

  比如某一座城市,40%的自来水是漏掉的。这个城市当然不是杭州,因为杭州还计算不出漏掉多少水,更不用讲精准调度这些资源。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由计算能力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如何利用数据和计算,实现城市资源的精准匹配?

  “城市大脑”的作用就在这里——它将像电网、地铁一样,成为“数字时代”一座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一基础设施,超越已有的网络,以及传统的信息化,是城市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未来,一个城市的计算能力很可能会变成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一个城市如果不消耗计算量,就像没有消耗电力一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定是处在相对落后的状态。

  所以,我们要像规划土地资源一样规划城市的数据资源、像重视处理垃圾一样重视数据的处理、像规划电力一样规划一座城市计算能力的供应。

  二问:“城市大脑”为何首先落地在杭州?

  王坚:2016年4月在云栖小镇,来自各地的十几家企业,在杭州市的支持下,开始了“城市大脑”的探索和实践。值得敬佩的是,杭州从一开始就明确,这是为世界城市发展所做的探索。

  毫无疑问,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杭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先行者”。数字化带来的种种便捷,杭州人几乎都能率先感知和体验。

  但这些可以感知的变化,只是杭州在“数字时代”的演进过程。所有演进相互叠加,最终催生城市从“量变”到“质变”的突进。

  “城市大脑”,就是这些不断演进的力量带动形成的城市突变。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许多城市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并没有解决在如何对数据资源进行管理、调度和使用。

  杭州“城市大脑”,探索的就是城市数字化的落地方法,是利用数据解决城市运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此,杭州率先成立数据资源管理局,第一次明确了数据是城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很自豪,杭州是第一个意识到计算如此重要的城市,并真正把理念付诸行动。

  谈创新主体:一定是城市本身和政府,而不是企业

  三问:在很多人眼里,“城市大脑”是一项顶尖的技术创新,您怎么看?

  王坚:我们先来做个对比,如果把“城市大脑”翻译成英文,怎么表述?是“Urban brain”?还“City brain”?

  很多人翻译成Urban brain,他们认为,“urban”是人对城市进行规划。

  但“urban”对应的是单个的、城市小区的规划,没有组织和结构概念。真正改变世界的是City,有组织、有结构、成系统,所以城市大脑应该翻译成“City brain”。

  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城市大脑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创新了,而是一个城市系统的创新。

  杭州通过“城市大脑”的建设,调动企业和研究机构顶级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力量,也搞清楚城市资源该如何合理使用,进而创新城市运营管理和服务,做一件件城市原来不能做到的事情,为推进城市数字化迈出扎实的第一步。

  四问:城市大脑建设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王坚:杭州城市大脑最初从交通系统入手,第一个困难是数据的互通和使用。

  城市大脑需要技术支撑,这意味着城市核心的数据资源必须互通。不能互通,就谈不上使用。

  当多数城市还在怀疑这件事对不对、要不要干时,杭州认定方向,大刀阔斧打通全市59个单位,归集了230多亿条数据。让城市大脑最终从萧山一条路、杭州一座城的实验,变成了跨行业、全国范围甚至全球的一个变化风向标。

  第二个困难是政府管理和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结合。

  参与杭州城市大脑建设的十多家企业的工程师懂技术,但并不懂交通管理,更不懂如何重新配置交通资源。

  怎么办?杭州交警部门从1200人中,挑选了7个80后,成为了这场实验的主体。只有交警,更了解杭州道路的症结所在,能创造性地提出交通管理新方法,重新配置交通资源;只有跟着他们,工程师才能找到计算的方向。

  这是一个工程师和交警的奇特组合,也是一个科学家和交警的奇特组合。

  再一次向杭州交警表达深深的敬意。他们一旦确定要做这件事情以后,没有犹豫、没有怀疑,全力以赴,去实现这个最初看起来不太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是有了杭州交警,让世界所有城市有了变得不一样的可能。

  五问:在“城市大脑”的建设中,企业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王坚:企业为城市大脑这个巨大的社会创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先进技术,同时城市大脑也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所以,城市大脑是这些大小不同的企业、协同创新的典范。

  它不但汇集了阿里巴巴、中控、大华、海康威视、华三通信、银江股份等十几家大企业,也汇聚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小企业。

  阿里做自己最擅长的云计算,海康威视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物联网解决方案;大华提供图像的智能算法,进行车型车系的自动识别;中控信息承担了交通大数据处理和交通信号灯自动配时算法的开发;新华三则为杭州城市大脑提供了基础构架硬件……

  这些顶尖的企业各自发挥所长,最终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并带动了一大批中小企业的创新,他们也做出了许多关键的技术贡献。

  谈未来计划:创建一个开放的“城市操作系统”

  六问:从杭州出发,“城市大脑”影响了哪些城市?

  王坚:过去两年多以来,杭州把420平方公里范围内、1300多个路口的数据资源,全部接入交通管理系统。

  于是,我们第一次知道,杭州同一时间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是20多万辆。在不增加高架道路资源的情况下,最堵的一个路口通行速度可以提高50%。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世界上没有几个城市能做到。

  迄今为止,已经有76位地市级市长来到云栖小镇的杭州市交警城市大脑实验基地,参观学习杭州“城市大脑”,包括国外的一些政要。感恩杭州有像云栖小镇这样的创新平台。

  现在,“城市大脑”已来到了许多城市,比如上海、嘉兴、苏州,包括马来西亚,在不同层面进行探索。

  不久的将来,当杭州、上海、嘉兴和苏州等地在城市大脑不同方面的探索,逐渐变成一个整体的时候,一个功能更完善的城市大脑呼之欲出。

  这是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长三角区域进行的、前所未有的协同创新。它不是一个城市模仿一个人的智能,也不是人工智能在城市的应用,而是人脑也没有干过的、抽象的计算机带来的智能,是建议一个属于城市自己的、全新的大脑。

  七问:下一步,“城市大脑”将如何演进?

  王坚:我们正在谋划一个更具社会意义的计划——不久以后,我们会再次在云栖小镇发起一个开放、开源的项目,就是怎么为世界的各个城市建一个“城市操作系统”。

  这个系统使得城市所有资源从一滴水到一度电,都可以在这个框架上被合理使用,而所有人也能将自己的资源放到系统中来。从而让“城市大脑”发挥前所未有的综合效应。

云栖小镇是城市大脑的发源地,将从这里走向世界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城市大脑终将进入到“融合万物”的阶段。而在这场数字化大变革中,杭州犹如一个布道者,不断推动那些原本属于明天的故事,在今天提前上演。而这个城市被科技改变的今天,或许正是世界许多城市的明天。


责任编辑: 沈正玺

标签: 云栖大会;城市大脑;智慧城市;王坚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9257151596022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