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标志性工程巡礼⑦
从“双下沉、两提升”到县域医共体 看病就在家门口
2019年09月11日 07:53:17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记者 黄云灵 尉洁婷 见习记者 何泠瑶

  浙江在线杭州9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云灵 尉洁婷 见习记者 何泠瑶)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乡镇百姓生了病不得不舍近求远去城里看专家?这个医疗老大难问题,在浙江正逐步得到解决。

  自2012年起,浙江省针对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部署实施了“双下沉、两提升”工程。2017年9月,在“双下沉、两提升”基础上,浙江省在11个县(市、区)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通过近两年的试点,这一重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大改革在省域全面推开,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创造了许多先进经验,为全国医改树立了标杆。

  省卫生健康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省208家县级医院和1063家卫生院组建成161家医共体,医共体的建设使2018年浙江县域就诊率增加到86.3%。

  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

W020180925584024936563.png

城里专家来到乡镇卫生院

  在湖州市长兴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医二院)妇产科专家金敏每周一次前来坐诊,已持续三年多时间。跟着金敏一起到来的,还有其他三十余名浙医二院专家,按照每周或每两周固定一天的模式,在长兴坐诊、手术、查房、授课,并“一对一”带教长兴本地医生。

  自2015年长兴县人民医院与浙医二院签约合作,到纳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统一管理,长兴人民的家门口有了大医院,省城优质医疗资源大批下沉。

  退休教师宋阿姨来这里检查内分泌,八旬老人赵大爷也在这做了对技术、设备要求极高的“冠状动脉造影术”……“家门口来了省城专家,我们不用一趟趟往外跑了。”

  “双下沉、两提升”将聚集在城市的资源下沉到县,在此基础上升级的县域医共体则将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2017年9月起,长兴县人民医院陆续牵手8家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2019年,单一法人的医共体集团正式组建,乡镇医疗机构成为了县人民医院的一部分。

  林城镇大云寺村的杨奶奶,每月都要去一趟镇里的卫生院,找长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朱传明主任医师评估自己的高血压病。“以前老说在镇里看病不踏实,现在我们是又方便又放心。”老人说。

  在县域医共体的作用下,“大病不出县”正渐行渐近。不仅是长兴,目前,全省每天有4千多名县级医院专家在乡镇卫生院定期排班坐诊,乡镇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专家。以往做CT、心电图等检查需要到县级医院排队挂号,现在在乡镇卫生院就能开单。在县医院的带动帮扶之下,78%的乡镇卫生院、社区中心能够开展门诊小手术;3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住院服务。

  打造便捷高效医疗服务

W020181026531754830153.jpg

在德清县人民医院影像中心诊断的医师们

  方便之外,智慧也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关键词之一。如何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德清县把目光投向了人工智能。

  去年9月21日,德清县政府与腾讯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县域AI医学示范基地,推进医疗AI向基层下沉。医学人工智能与医共体建设相结合,使德清走出了县域医共体的创新模式。

  在德清县人民医院,有一个影像诊断中心。患者在基层检查后,影像数据会传至该影像中心,影像科医生将利用影像云平台,在腾讯AI引擎的辅助下,分析和诊断病情。

  在县域内医疗资源的大整合”之后,县级医院的影像中心统一承担了“诊断”的职能。每天,德清县人民医院影像诊断中心有1000-1200例的工作量,其中有100-200例来自基层医疗机构。患者无论在德清的哪家医院问诊,都能在半小时内拿到诊断。

  “这套人工智能系统就像是另外一双眼睛,可以观察到我们遗漏的一些东西。”在影像中心诊断的医师介绍道。

  近年来,在医共体的助力下,医保在线服务、检查数据共享、刷脸机器的纷纷出台,智能、便捷、高效的服务成了医共体的新面貌。

  为了让看病变得更加“智慧”,余杭医共体也下了大功夫。继去年10月实现全流程、全人群“刷脸就医”后,今年8月,“健康余杭智慧云”正式上线。余杭老百姓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无卡就诊缴费,在线查看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等。

  “智慧云”一上线,余杭的张大伯就尝到了甜头。不久前,他因为咳嗽去了余杭二院拍了肺部CT。最近咳嗽又犯了,但回余杭二院要近1小时的路,而在临平的医院看病,恐怕又要重新拍片。可没曾想,医生告诉他,他之前在老余杭拍的片子,“智慧云”上能看到,不用重新拍。

  治病防病“一条龙”

  要守护百姓的健康,比看病更为关键的,是防病。而在医疗设施落后的乡村,防御疾病也是一个大难题。

  “家庭医生”服务新模式的建立,就是医共体针对“防病难”的一次重拳出击。

  日前,余姚市泗门镇2019年度家庭医生签约及续签工作稳步开展,居民、村民们在市四院慢病门诊和各村规划内卫生室(站),通过现场签约方式进行家庭医生的签约和续签。

  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以及提供量血压、测血糖等便民项目,家庭医生们向群众介绍了计生政策、健康知识,以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意义、内容等,积极引导群众了解、支持和主动接受惠民服务,受到了大家的一致欢迎。

  余姚市第四人民医院分管公共卫生的副院长傅智浩表示,从2015年开始到现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已经进行了4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中,政府主推了3个服务包,包括老年人服务包、儿童服务包和孕产妇服务包,而余姚针对重点人群,推出了10个服务包。泗门镇在这些服务包的基础上,又推出12项的优惠措施。

  在余姚,家庭医生已然成为疾病的“前哨兵”。去年7月,当钱老伯看到家庭医生提供的服务包内容时,马上提笔欣然签约。日前,就在当地的一次疾病筛查中,钱老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异常,加上排尿困难,家庭医生结合临床症状,诊断钱老伯患有“前列腺增生”。此时医共体机制马上发挥了作用,绿色通道从乡村直达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一条龙服务,从住院安排床位、检查手术到术后随访,流程顺畅,诊治及时。

  有了家庭医生,医生和百姓间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

  在衢州开化,自今年“医共体”建设启动以来,城里的“白大褂”纷纷走进村民家里。近日,开化县中医院医共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来到村头古竹村,走村入户为全村村民健康体检反馈单进行一对一解读,使群众在家能更加科学对待体检结果。该县中医院医共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服务完群众后,县中医院专家团还来到村头中心卫生院为全院职工进行了专题知识培训,为医共体分院服务能力提升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破解了看病难困局,增加了百姓获得感,浙江县域医共体的建设未来可期。据悉,到2022年,浙江所有医共体牵头医院将建成县级强院,县域就诊率将达到90%以上。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标志性工程巡礼 >>>

  ①新安江水电站:筚路蓝缕启山林 点亮华东一甲子

  ②横店影视城:“中国影视梦工厂”成就的三个梦想

  ③千万工程:建设浙江万千美丽乡村

  ④黄龙奥体:重大体育工程擦亮城市新名片

  ⑤飞越长三角!杭州湾跨海大桥书写海上惊世一横

  ⑥以文化人泽被乡野 1.24万家文化礼堂构筑精神新家园

责任编辑: 周舸

标签: 卫生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