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资料图
浙江在线杭州6月1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董洁 编辑/马丽红)今天上午,浙江省暨杭州市2016年“全国低碳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杭州低碳科技馆举办。活动发布了《浙江省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和《2015年浙江省低碳发展报告》。
《浙江省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是浙江首个低碳发展规划,也是全国首个发布的“十三五”时期省级低碳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至2030年。
同时,首批省级低碳试点创建名单出炉,其中,衢州、嘉兴成为低碳城市试点。
“十二五”全省单位GDP能耗降20.7%
记者从《2015年浙江省低碳发展报告》中获悉,2015年,浙江碳强度超额完成下降目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去年开发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为0.80吨二氧化碳/万元,同比下降9.84%,比2010年累计下降22.41%。
目前,浙江已有4家园区入选全国首批55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其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积极开展重点企业节能减排降耗和淘汰落后产能,着力加强新能源利用和产业发展,园区低碳竞争力明显提升。
“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省上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出了一套以治水为突破口的转型升级组合拳,大力发展低碳型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产业格局。”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5年浙江省煤炭消费1.38亿吨,与2010年相比,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占比下降9.1个百分点,煤炭消费实现负增长。全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3313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40.3%。全省单位GDP能耗从2010年的0.608吨标准煤/万元,下降至2015年的0.483吨标准煤/万元,“十二五”期间累计降幅约20.7%,超额完成目标。
七大万亿级产业撑起低碳经济
“低碳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低碳发展机制逐渐完善,低碳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生产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是《浙江省低碳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低碳发展总体目标。
按照规划,未来五年,浙江的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绿色低碳经济模式逐渐形成,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立。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以上,信息经济、节能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与新材料等万亿级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
能源结构也将持续改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提高到20%左右,煤炭消费量(不含外来火电用煤)占比降到42%左右。
未来五年,生活方式将有效转变,集约紧凑型城市开发模式将成为主导,绿色建筑、新能源汽车占比大幅提高。
以杭州都市区为例,杭州都市区将以打造万亿级信息产业集群为核心,加快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深入推进“无燃煤区”建设,削减煤炭消费,进一步完善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水上巴士“五位一体”的低碳交通体系,努力建成低碳经济特色显著、低碳发展水平全国领先的低碳示范城市。
作为探索浙江省各区域、各领域、各行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首批22个省级低碳试点创建名单今天上午公布。
“低碳试点要积极探索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成果,为全省各地低碳发展提供可复制推广的低碳案例和发展模式。”省发改委副巡视员曲建国表示。
首批省级低碳试点创建名单
一、低碳城市:
衢州市、嘉兴市;
二、低碳县市:
庆元县、景宁县、武义县、北仑区、瑞安市、开化县、文成县、龙泉市;
三、低碳园区:
中欧(义乌)智造园、富阳银湖智慧低碳产业园区;
四、低碳城镇:
云和县崇头镇、嵊泗县花鸟岛乡、柯城区航埠镇、吴兴区织里镇、新昌县小将镇、萧山区衙前镇、庆元县竹口镇、松阳县新兴镇、泰顺县百丈镇、桐乡市河山镇。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