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
浙江在线6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振宇 胡昕然 通讯员/张潘丽 编辑/王艺)“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近年来,浙江作为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省份,在社会治理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今天,“推进法治德治自治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高峰论坛在桐乡乌镇举行。大批海内外公共管理专家学者聚集水乡古镇,以桐乡“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模式为案例,共同研讨社会治理的相关课题。
破解社会治理矛盾
2013年5月,桐乡市高桥镇组建了三支根植于民间的团队——“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让老百姓参与公共决策,自己的事自己说了算,自己参与干,干得怎么样自己参与评判。
以此为起点,桐乡市委市政府启动以“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基础,自治为目标”的“三治合一”社会治理创新项目,探索法治、德治、自治的融合创新,促进社会管理方式由防范控制向服务与管理并重,有序与活力统一的多元治理转变。
桐乡濮院镇永乐村在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通过“三治”这把金钥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环境就变了样:占道经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划一的集市夜市;乱搭乱建的灶台变成了统一标准的移动灶台;房前屋后随意摆放的杂物不见了,家门口整洁了……
“身处基层,我们感受得到老百姓对平安的热切期盼,也深切地体会到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痛点和盲点。”桐乡市委书记卢跃东说,桐乡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传统的治理机制和方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应对这些挑战,必须有新办法、新招式,“三治合一”就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层面进行的新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杨开峰教授认为,浙江实践“三治合一”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浙江在法治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大省。“互联网+政务”在浙江良好的发展势头也表明,普通公众有意愿也能够参与到政府事务的处理中。
实现社会有机互动
三年来,“三治合一”的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不仅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影响,也为学术界研究中国基层治理创新模式,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供了鲜活的案例和许多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议题。
“法治、德治、自治‘三治合一’是社会基层治理的一次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集成创新。”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苏竣说,公共管理的基本问题就是整合社会资源,让各类利益主体都可以围绕一个共同的目标,并在这个过程中合作,为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桐乡的实践为传统公共服务理论赋予了新的元素。苏竣还认为,“三治合一”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群众,实现了政府服务、公民自治、道德共建的有机互动,也实现了法律与村规民约的互动。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姜晓萍教授则指出,桐乡的实践以群众的管理为核心,强调政府、社会、群众多元组织为主体,以民生服务为基础,实现了多元组织有机协同。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郭苏建认为,政府主导型的治理模式应该向以社区自治管理为主体的模式转变,不仅有利于节约行政管理成本,也有利于推动政府转变职能,桐乡就是很好的示范。
“如果将国家和社会视为一个活的机体,实现其健康发展,就要调动组成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也说,桐乡“三治合一”的经验表明,必须拓展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探索空间。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逊达指出,在我国倡导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桐乡探索了在法治、德治、自治的条件下实现“善治”。
推动理论研究深化
“朝阳有大妈,乌镇有管家。”去年11月起,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举办地乌镇,2600多名普通人组成了一支“乌镇管家”队伍。
这支队伍的成员既有穿梭在街头巷尾的马大嫂,也有奔走送客的出租车司机,他们利用自己“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每人负责联系10户左右居民或相关行业单位,为保障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俞可平教授在今天的论坛上特别指出,社会自治的程度反应了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程度,而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广大公民,公民的创造能力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自治水平。
“社会治理不会一蹴而就,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方方面面共同推进。” 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红云研究员说,桐乡“三治合一”的模式全面地回应了当前社会治理的普遍问题,也抓住了社会治理的核心要素,启示学术界应该从理论的角度梳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
“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新常态和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着历史性使命。”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税根也说,提升社会治理的质量,推进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应该思考如何扩展社会治理的资本,并发展社会治理的评估体系。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小平研究员则进一步提出,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桐乡“三治合一”经验,系统性、集成性地概括“三治合一”的理论和实践的特色。同时他还建议,未来可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开设专题论坛,探讨互联网技术背景下“互联网+社会治理”的课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