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1年创业至今,徐培英不仅仅富了自己,在她的带动下,湖州妙西镇石山村近三分之一的村民也踏上了致富之路。
吃苦耐劳投身杉木养殖
灼热的阳光从水杉的空隙里穿过,投射在徐培英黝黑的脸上,她一动不动地站着,仔细地观察着杉木林中每一个角落。
“天气热了,赤蛾出来了,它们会吃掉水杉的叶子,让水杉因呼吸不畅而枯死,我们必须尽快处理。”说干就干,徐培英立即打电话让公司的员工准备好杀虫剂,立刻开始除虫。
徐培英从小看着父母种桑养蚕、培育蔬菜,对农业生产有着浓厚的兴趣。2011年,26岁的徐培英与妙西镇石山村达成土地总面积1140亩开发合作意向,创业的种子在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如今,她已是“湖州桑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这条路并不好走。2012年徐培英购买了30万株红心柚,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第一年冬天树苗就全死了。面对残酷的现实,合伙人走了,徐培英却坚定地留在了石山村。
2013年,她又接下了20亩三角枫培育项目。“结果偏偏那年大旱,水库都见底了,人都吃不上水,别说给树浇了。”当时徐培英急得饭都吃不下。
为了保住这20亩三角枫,徐培英给每株三角枫松土,用专业技术将三角枫的地表蒸发减弱,又将剩余不多的水抽到挖好的沟渠里,让三角枫自己扎根吸水。
持续干旱的41天里,徐培英每天都只睡3个小时,醒来就往林子里跑,最后这20亩三角枫终于保住了。
创业的艰辛没有将徐培英打倒,反而让她越挫越勇:“相对于大部分同龄人,我更热爱农村和土地。”
如今,徐培英拥有近200万棵杉木,年产值突破1000万,被妙西镇政府授予“巾帼创业带头人”。
创业成功不忘山村乡亲
给150余村民发放400多万工资
公司不断壮大,徐培英并没有忘记石山村的村民。石山村地处偏远山区,百姓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山上的毛竹和笋,生活并不富裕。
“每家每户房前屋后都有空余的土地,我将杉木种子免费提供给他们,并教他们种植的技巧,杉木长大后,我进行统一回收,给他们发放工资。”徐培英说。
沈正轩是石山村第一批种植杉木的村民,在徐培英的帮助下,2014年他靠培育杉木多了数万元的收入,喜出望外:“我挺感谢她的,我们家原来过的挺拮据,现在至少有了稳定的收入。”
为了村民们真正学会种杉木的本领,沈培英亲自带着他们到杉木林里手把手地教,每次都算准种子离地面的距离,握着铁锹,将泥土慢慢地往埋有种子的坑里填,边填边向村民介绍其中要领。
“培英,水杉的种子是不是不能埋3米以下?”“培英,几月份开始松土?”石山村的百姓们说,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问,徐培英也不厌其烦地答——她就是他们的致富带头人。
据统计,2012年至今,徐培英先后给石山村150余名村民发放了400多万工资,让不少勤劳肯干的村民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现在说起徐总,我们村里哪个人不竖大拇指?”村民们这样说。
大事小事都找她
她是村民心中的“顶梁柱”
热心肠、雷厉风行、一言九鼎,这已经成为徐培英的“标签”。在石山村的村民心里,她就是“顶梁柱”。
网购、手机设置、填志愿……在石山村村民看来,自己不会的找徐培英就对了。“甚至有的乡亲出远门前也要打电话给她说两句呢。”沈湘林笑着说。
村民沈正轩一直记得,前两年儿子结婚,他拿出了所有积蓄但仍差两万左右,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了徐培英的电话,没想到徐培英二话不说就打了两万给他。
徐培英对石山村的付出,大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有天晚上,村民老刘喝完喜酒回家的路上发现有人偷砍徐培英的杉木,大喊抓贼,全村数十个人从家里冲了出来,小偷吓得拔腿就逃。
这件事让徐培英一直记着:“村民都很善良,你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加倍地对你好。”徐培英说,现在如果杉木林里需要挖沟渠,村民们都抢着来帮忙。
面对自己给山村村民带来的生活改善,徐培英笑着说:“其实我什么也没做,靠土地吃饭的人只要勤勤恳恳,总会有收获的。全靠大家齐心协力,才有了今天。”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