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仁爱家园(古荡街道工疗站)
浙江在线杭州10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李鹏 编辑/沈正玺)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基础。跟健全人相比,残疾人就业本就不易,而在残疾人群体中,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就业更加困难。
但是,浙江省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已建成辅助性就业机构940家,1.84万名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了辅助性就业。近日,浙江在线记者从省残联获悉,中国残联将于10月19日到21日,在杭州召开全国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现场会,总结推广浙江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工作经验。
今天上午,记者走进位于杭州西湖区的“古荡街道工疗站”,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杭州仁爱家园”。这家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目前有35名注册工疗员。所谓“工疗员”,就是在这里辅助性就业的残疾人。在这35名注册工疗员中,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有25人。
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的残疾人,会根据力所能及的程度,承担一些诸如制作横幅、十字绣等简单的工作,“他们工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赢利,而是在劳动的过程中,让病情能更加稳定甚至好转,让生活更加有价值、有尊严。”
“很多严重精神障碍的残疾人朋友,在医院接受治疗后病情会好转,但是一旦出院后回到原来的环境,就很难融入社会,病情会反复。”工作人员表示,这里的工疗员,一般都是出院后病情比较稳定的残疾人朋友,来到这里后,有工作人员和医生的照料,有“同事”之间的互相帮助,有社会爱心人士的交流,他们好转的越来越快。
浙江在线记者了解到,截至2015年底,像“古荡街道工疗站”这样的辅助性就业服务机构全省已建成940家,其中省级的“阳光庇护中心”就有218家,1.8万名残疾人获得照料服务和庇护性就业。
近年来,浙江省围绕服务、教育、就业等重点,联合相关部门先后出台80多项扶残助残的特惠政策,尤其注重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根据调查统计,目前浙江已就业残疾人已达27.8万人,占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残疾人的76.3%。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