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月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浩浩)1月5日,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公布了2016年“扫黄打非”十大案件。
据统计,2016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共受理举报线索12万余条,人民群众已成为“扫黄打非”强大力量;各地共查办相关案件6600余起,其中刑事案件670余起,刑事处罚1300余人。
有人做了近千本假记者证,还提供查询“官网”
2016年“入榜”的十大案件分别是:
山东青岛、陕西西安“5·16”经营非法期刊案;
云南“4·15”特大制贩非法出版物案;
湖南衡阳“8·02”网络传播淫秽色情信息牟利案;
辽宁辽阳“5·11”网络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山东淄博“4·08”乐盘网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
浙江台州“3·15”网络销售非法出版物案;
广东“LOLO”直播平台制作、传播淫秽信息牟利案;
北京“5·24”特大制作销售假记者证团伙案;
江苏镇江“10·26”特大网络销售盗版图书案;
北京“8·08”特大制销侵权盗版少儿类出版物案。
这其中,涉及网络传播淫秽色情的最多,有4件;涉及非法出版的3件;涉及侵权盗版的2件,涉及新闻“三假”的1件。而北京“5·24”特大制作销售假记者证团伙案的“剧情”最为夸张。2016年5月,北京市“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公安、文化执法等部门破获一起通过微信渠道销售假记者证案件,抓获李某某、陈某某等5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记者证935本、假印章25枚。经查,这伙人自建“中国美术协会”“中国南方通讯社”等网站,制作贩卖假记者证及以“中国美术协会”“中国书法协会”等机构组织为名的工作证、会员证等;还仿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记者证管理及核验系统,建立名为“中国网络传媒中心”的网站,供买家查询“记者证”真伪。目前,这起案件已移交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浙江连续3年有大案入选
十大案件中,有一起发生在浙江。
2016年3月,浙江省“扫黄打非”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协调公安部门抓获网络销售非法出版物犯罪嫌疑人2名,捣毁非法销售窝点4处,现场查获非法书籍350册。经查,犯罪嫌疑人在网上向全国31个省(区、市)销售非法出版物,涉案金额80余万元。目前,这起案件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起,全国“扫黄打非”十大案件中,每年都有“浙江元素”入选。2015年,是浙江金华“4·16”制作销售非法光盘案。当年4月,金华市永康市有关部门发现一名男子销售非法光盘,最后共抓获犯罪嫌疑人3名,收缴非法光盘11.8万余张。经查,这伙人通过网络渠道向全国各地销售非法光盘超过100万张。2014年,则是温州“翠微居小说网”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案。当年4月,省相关部门固定证据后,依法取缔了这家网站,温州公安机关共抓获4名涉案人员。
连续3年有“大案”入选,一方面说明“扫黄打非”任重道远,另一方面,也与浙江加大了这方面的打击力度有关。特别是2016年,浙江省“扫黄打非”工作紧紧围绕G20杭州峰会安保工作,以打击各类有害出版物为首要任务,以互联网为主战场,以开展专项行动为主抓手,着力打击非法出版活动、清除网上淫秽色情和有害信息、整治各类文化市场、规范新闻出版秩序。
浙江工作亮点不少,比如积极推动“扫黄打非”工作真正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台,建设“扫黄打非”示范点建设,及时总结、推广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等的示范经验。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扩大“扫黄打非”监督员、信息员、志愿者队伍。同时,完善“扫黄打非”工作考核评估制度,层层推动对县、乡(镇)“扫黄打非”工作的考核;完善与“平安市县”考核对接;健全完善全省“扫黄打非”工作年度考核和表彰激励机制、案件备案和重点案件督办机制、暗访督查机制、举报奖励机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和杭州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探索建立了淘宝网售书平台管控机制,清朗了网络空间,提升了管控能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