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拉开了波澜壮阔的公共文化建设之路。
2015年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浙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脚步进一步加快。
通过多年的努力,浙江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总体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各地在实践中创造了符合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建设制度。
浙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系列报道
湖州乡镇“文化走亲”文艺汇演(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浙江在线杭州8月2日讯(浙江在线 记者/金许斌 编辑/沈正玺)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元代诗人戴表元有诗云:“行遍江南清丽地,人生只合住湖州。”
时代变迁,如今湖州的民间文化依然繁荣,创造出“文化走亲”的模式闻名全国,各地文化部门负责人前赴后继前来学习。
“文化走亲”是政府主导下以“互访”的形式在不同区域间开展群众文化交流的活动。浙江省文化厅将其作为三大公共文化服务品牌之一,在全省推广实施。
邻里街坊间的“文化串门”
4月28日晚6点,湖州太湖高新区幸福广场上人头攒动,当地村民刚吃过晚饭就聚到了一块。
舞蹈表演者潘月芳正在幸福礼堂里化妆,做着上场前的最后准备。她是湖州文艺界的“老前辈”,在舞台上表演了整整10个年头。
和大家平时熟知的文艺汇演有些不同,这次演出由南浔区菱湖镇的群众精心准备,以“走亲”的形式将演出送到太湖高新区。
同样,太湖高新区的群众也会以同样的形式,将文艺演出送到南浔区菱湖镇百姓的家门口。
“文化走亲”活动有“选亲、招(送)亲、结亲、留亲”四种形式。
“选亲”是有主动想送演出的地区,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主动到其他地区进行“走亲”。“招(送)亲”是指有文化需求的地区对外发布“招亲”信息,召唤其他地区并促成“走亲”活动。“结亲”是两个地区间建立起“文化亲缘”关系,约定时间互相走动。“留亲”则是对“结亲”成果的巩固与推广,建立起双方互帮共进的友好关系。
“文化走亲”背后是群众对审美的疲劳
在浙江乃至全国闻名遐迩的“文化走亲”发源于湖州德清。
近年来,在政府“办文化”的大背景下,文化下乡成为主流的文化输送方式。但是久而久之,群众的文化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不再满足于老节目、老面孔。
按湖州文广新局文艺处处长朱忠明的说法,“文化走亲”的诞生源于群众对审美的疲劳。在他看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需求是不断扩大的,怎么把需求释放出来,才是重中之重。
湖州想到的办法就是“文化走亲”。主要演员是农民,许多农民本来是政府送戏下乡节目的观众,现在登上了邻近镇子的舞台。
演出节目有戏曲、歌舞、小品等,也有百姓自创的草根节目,节目都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
演出的水准虽然没法与专业团队相比,但由于节目贴近生活,台上的演员与台下的观众又互相熟悉,双方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一场“走亲”演出,主办方主要负责组织、交通等工作,接待方则负责场地、灯光音响、用餐和安保。
“一场县区内演出,政府只需投入两三千元,一场跨县区的演出也只需三四千元。”朱忠明说。
“走亲”从乡镇走向全省
朱忠明告诉记者,最初设计“文化走亲”制度时比较单一,有着条条杠杠的规定:“最初的时候是明确规定湖州三县两区互相走动,一个县区一年要完成10场演出。”
如今,“文化走亲”在整个湖州已经“活”起来了,县区之间、县镇之间,镇村之间都开始互相“走亲”。在湖州的农村,涌现出各类特色文艺团队900多支。
“文化走亲”让湖州群众对文化的需求空前上涨,已有近百个濒临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此获得新生。
湖州的“文化走亲”团队,还与上海、江苏等地以及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开展跨区域、跨国家的文化交流。据2015年数据统计,全市累计组织“文化走亲”1300余场,参与演出文艺节目(展览)13000个(次),参与人员5万余人次。
“如今浙江其他各地市也开始和我们一样尝试‘文化走亲’的模式,我们也和其他各市互相‘串门’。‘走亲’,有来有去是其中核心,湖州到衢州演出,衢州要来湖州,这样才能加强感情联系。”朱忠明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