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三维空间支架
浙江在线杭州11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胡昕然 编辑/王艺)你能想象吗,不久以后,骨科医生给病人开出的处方将是一串串数字。数字化、智能化骨科治疗正在浙江照进现实。
11月10日,浙医二院就出现了这样新奇的一幕:骨科医生与工业机器人专家齐坐一堂,讨论一位骨科病患的手术方案,一个形似轮毂的机器被放在了显眼位置。据介绍,它就是明天这场手术的“主力”——泰勒三维空间支架。
据手术主刀医生、浙医二院骨科专家谭延斌介绍,明天手术的病患是一位16岁男孩,病情十分复杂:“他右胫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后发现骨不连9个月,发生骨感染、骨畸形、长短腿、马蹄内翻足等疑难症状。”
谭延斌表示,如果按照传统治疗方案,这位患者可能需要再进行多次手术。但使用微创开骨技术安装“泰勒支架”,再用电脑分析数据,开出数字处方,据此进行日常支架的三维调整,不但可以减少误差、还能大大减少手术次数。同时,因为使用了泰勒支架,无需资深医生主刀,一位年轻医生也可以轻松完成手术。
泰勒支架的发明者杨庆华教授,来自浙江工业大学。他告诉记者,泰勒三维空间支架利用了数学上的六轴起重机原理,能够在电脑辅助下对骨科畸形进行缓慢精确的矫形:“设备治疗时,可以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例如患者骨头倾斜了10.5度,支架都可以对此进行精准治疗。”
泰勒支架的开发使用,是浙江省实施“专家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的丰硕成果之一。近年来,浙江高校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企业提难题,专家谋对策,使企业和专家获得长期双赢。通过专家的支招,许多企业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据统计,浙江省实施“专家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以来,解决了213个产品或生产技术难题,为结对企业提供了74条技术创新和管理改进建议。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