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新闻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我永远是你们的义工!蒋岭上村记住了这位第一书记
2017年07月13日 14:02:38 来源: 浙江在线 作者: 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张志鹏 郑文彬

  得知应书记要走,乡亲们依依不舍。

  浙江在线7月1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刘健 通讯员 张志鹏 郑文彬)“唐委员,这是满红书记委托我交给你的1000元党费。”

  7月11日,淳安县金峰乡组织委员唐晓仙收到了蒋岭上村党支部书记方小杜转交的一笔特殊党费,看着这笔党费,唐晓仙眼眶湿润,不由得回想起几天前那幕感人画面。

  7月8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派驻蒋岭上村的“第一书记”应满红,结束了2年5个月在村里的任职。临行前,全村老少不约而同来村口为他们心中的“应书记”送行。

  “我们舍不得应书记回去啊……”村民陆小桃特意包了一袋自家晒的豇豆干,硬塞到应满红的手上。霉干菜、笋干、菜籽油、鸡蛋……无法拒绝乡亲们一份份饱含乡情的“临别礼”,应满红悄悄留下1000元特殊党费,以此回赠村民。

  临行前,应满红看望村里的老人。

应满红是谁?

  乡亲们这么说

  “还好有应书记帮忙,我的家才没有垮掉!”

  村民叶年梅哽咽着,紧紧攥住应满红的手,因为全家病残,叶年梅是村里最大的困难户,应满红不仅为她家争取低保、联系资助,甚至还不时和爱人一起到菜场帮她家卖菜,又从千岛湖镇争取来料加工,每天帮忙运送原料和成品,让她的家境慢慢好转起来。

  应满红帮助村民收土豆

“要不是应书记帮忙,我们的土豆还烂在地里!”

  村民方建民清楚地记得,应满红刚来时,由于山高路远,村里种的土豆、玉米、蔬菜等农产品卖不出去,他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就把促销任务揽了下来,通过杭州的亲朋好友,帮助联系相关单位的食堂,把村民生产的数千斤土豆,还有板栗、水蜜桃都销了出去。在他的提议下,村里成立了土豆合作社,集资21万元复耕了30亩土地,仅今年上半年就销售土豆1.6万斤。

  应满红在施工现场指挥道路建设

“如果没有应书记,我可能就放弃了!”

  村支书方雷震每次想起修路这件事,都觉得愧疚。蒋岭上村水库建成已有60多年,早就存在塌方危险,修缮水库村民都认同,但还需开辟一条运送石子、沙子的大路,却因涉及征用部分村民的菜园、果园,阻力很大,问题久拖未决。应满红晚上到农户家走访,白天和村干部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测量;村里很多农户在外打工,应满红就挨个打电话过去做工作;面对一时想不通的,他就开车到村民打工的工地、企业,与他们当面沟通交流,只用了1个月时间,就把农户征地问题圆满解决。

  ……

  短短两年多时间,蒋岭上村不仅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民收入也因产业的发展而不断提升。

  一有空,应满红就去看望独居老人

应满红是谁?

  这些年他这样走过

  临行的那天上午,应满红特地到村里看望几个老人,得知应书记要走,老人们纷纷抹眼泪。应满红自己都未曾料到,如今的蒋岭上村如此让他牵肠挂肚。

  当初,听说自己被选派去淳安当“第一书记”,应满红有过犹豫,家里老人年纪大了,儿子需要看管,如果他下村,家里重担全都压在妻子身上,他于心不忍。为了当好“第一书记”,应满红说服妻子辞去工作,将家从杭州迁到淳安,还把儿子转到淳安上小学。

  但一开始,村民们对这个“第一书记”并不信任。

  应满红带着病痛和设计公司讨论村里山塘的整修加固方案

  蒋岭上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山核桃,但是山核桃售价却比邻村低。应满红调查后发现,是收购商将价格压低。为了提高村民收入,他承诺包销村里全部的成品山核桃,让两名村干部和一名愿意参与收购的村民,以每公斤高于收购价8毛的保护价,统购全村带蒲壳的山核桃。

  村民看到“第一书记”收购热情这么高,私下都以为他从中赚钱。应满红却不管这些流言蜚语,自掏腰包买来山核桃脱蒲机,忙着脱籽、晾晒、挑籽;跟着大货车去临安加工,因为害怕山核桃被偷走,晚上就窝在货车内睡觉;连夜赶到杭州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到处推销。

  山核桃成功销售,每家每户都因此增加了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收入,应满红却因此累得直不起腰。

  村民们把应满红当成了自家人

  除了帮老百姓增收,应满红还积极为蒋岭上村的长远发展“奔走”,看到村里有市级非遗民俗资源,应满红提出发展乡村生态民俗游的思路,为此,他多次邀请杭州市园文局等相关单位来村里实地察看,为乡村旅游找项目、做推广。

  不到一年,应满红已经成为了村民们的朋友。进村的路上,村民见到他,脸上满是欢喜。“下那么大雨还到处跑,快进来坐坐。”“家里刚做了馒头,你带几个回去尝尝。”……村民们不擅言语,但都已经把应满红当成自家人。

  “我永远是你们的义工”

  不约而同来村口为应满红送行的村民们

  应满红的“第一书记”任期,本该今年五月就结束,但因实在放心不下蒋岭上村手上的工作,他主动延长了挂职时间,跑部门、办交接,促成乡村游步道、景观亭等一批工程的招标、施工工作,为新一届村两委班子顺利“接棒”打牢基础。

  就在离开蒋岭上村之前,应满红不仅用自己今年半年的下乡补贴买了48只电茶壶,送给村里70岁以上老人,还留下了9000元的“特殊经费”,用作以后村里特殊困难家庭慰问费用,而这些都是他自掏腰包的。

  在蒋岭上村担任“第一书记”期间,在应满红带领下,蒋岭上村从环境脏乱差、村级组织软弱涣散的“落后村”变身成整洁秀美、人心向上的“样板村”。

  临行前,应满红和乡亲们拍了一张合家福

“这是刚摘的玉米,不值钱,是我的一点心意。”

  “在这里再呆几年吧。”

  “常回家看看!”

  ……

  离别时刻,应满红和村民们一个个依依不舍地握手、拥抱,面对此情此景,这位45岁的杭城汉子,再也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任由泪水流淌。

  临行时,看到送别的乡亲们,应满红忍不住落泪

  他摘下眼镜,擦了擦发红的眼睛,动情地说:“放心,乡亲们,蒋岭上村就是我第二个家,我会常来看看的。我永远是村里的‘终身义工’,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乡亲们需要,一定尽己所能!”

  当有村民问“义工是干什么”,应满红大声说,“就是为你们干活不要钱的!”

责任编辑: 金林杰

标签: 村民;山核桃;书记;土豆;乡亲;临行;义工;老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即时报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70713519821868894.png